思思久久免费视频|午夜成人性爱视频|无码高清东京热成人91白丝网站|东京热最新地址99|手机看片AV短片|伊人在线综合视频|美美女一级黄片免费视频|本田岬无码破解版|亚洲精品巨爆乳无码|日本加勒比不卡久久

銷量

你的抖音小店開了半個月還沒有銷量?別擔心,本文將為你提供一些實用的解決方案。一起學習如何優(yōu)化店鋪,提升商品曝光率,激活銷量吧!

01不必過度焦慮

首先,我們要明白開店初期沒有銷量是很正常的現象。抖音小店是一個新的銷售平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吸引到足夠的用戶流量。你需要有耐心,不斷優(yōu)化你的小店,積累用戶信賴。

02提升商品曝光率

2.1. 制作引人入勝的短視頻:在抖音這個以短視頻為主的平臺上,利用精彩的視頻內容可以有效引導用戶瀏覽你的小店。

2.2. 做好關鍵詞優(yōu)化:對于商品標題、描述,甚至是你的店鋪簡介,都要合理使用關鍵詞,讓你的小店和商品更容易被用戶搜索到。

03優(yōu)化店鋪運營

3.1. 提供優(yōu)質的商品:確保你銷售的每一件商品都是優(yōu)質的,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這樣,你的小店才能贏得用戶的信賴,進一步吸引他們購買。

3.2. 提供優(yōu)秀的客戶服務:優(yōu)秀的客戶服務可以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增強他們對你的小店的信任感。

04開展促銷活動

為了吸引用戶購買,你可以嘗試舉辦一些促銷活動,比如限時折扣、買一贈一等。這樣可以引起用戶的購買欲望,提升你的銷量。

總的來說,如果你的抖音小店開了半個月還沒有銷量,不必過于焦慮。只要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你的銷量一定會慢慢提升的。

官方URL: https://www.douyin.com/

總結:開啟抖店經營之路,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但請記住,耐心和積累是成功的關鍵。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解決抖店銷量問題,愿你在抖店的經營之旅上越走越好。

閱讀全文>>

在抖音小店,商品主圖是吸引客戶,提升銷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將詳細闡述抖音小店的主圖要求,并提供如何精心設計和優(yōu)化商品主圖的建議,助力你的小店銷量飛升。

引言

你是否已經發(fā)現,抖音小店的商品主圖可以極大地吸引用戶并提升銷量?本文將詳細講解如何滿足抖音小店的主圖要求,并精心設計和優(yōu)化商品主圖,使你的商品在眾多小店中脫穎而出。

抖音小店主圖要求

在抖音小店,商品主圖的要求主要涵蓋以下幾點:

(1) 圖片尺寸:主圖的推薦尺寸為800x800像素,可以確保圖片在各種設備上的清晰度。

(2) 商品展示:主圖需要清晰展示商品,讓用戶一眼就能了解到商品的主要特征和賣點。

(3) 圖片質量:主圖需要清晰、色彩鮮艷,能夠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4) 無誤導信息:主圖不得包含任何誤導用戶的信息,比如與商品無關的文字、圖片等。

如何設計商品主圖?

滿足主圖要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強調賣點:在主圖中強調商品的主要賣點,比如高質量、創(chuàng)新設計、優(yōu)惠價格等。

(2) 合理利用色彩:使用明亮、鮮艷的色彩,可以引起用戶的注意。同時,顏色也應與商品的氛圍和風格保持一致。

(3) 創(chuàng)意設計:可以通過一些創(chuàng)意設計,如使用模特、場景等方式,使主圖更具吸引力。

如何優(yōu)化商品主圖?

商品主圖的優(yōu)化是提升銷量的關鍵步驟。以下是一些優(yōu)化建議:

(1) 測試不同主圖:你可以嘗試不同的主圖,看看哪一種更能吸引用戶,提高點擊率。

(2) 更新主圖:定期更新主圖,可以保持商品的新鮮感,吸引更多用戶。

(3) 使用高質量圖片:確保主圖清晰、亮麗,能夠吸引用戶的目光。

總結

商品主圖是影響抖音小店銷量的重要因素。通過理解和滿足主圖的要求,你可以創(chuàng)建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主圖,從而吸引更多用戶,提升商品銷量。趕快嘗試這些技巧吧!

官方URL: https://fxg.jinritemai.com/

閱讀全文>>

在抖音小店中,商品主圖視頻成為一種新的展示方式,對提升銷量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將詳細解析如何制作和優(yōu)化商品主圖視頻,讓你的小店銷量飛升。

開篇

你是否知道,抖音小店的商品主圖視頻能極大地提升你的商品銷量?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一起學習如何制作和優(yōu)化商品主圖視頻,讓你的商品在抖音小店中脫穎而出。

什么是商品主圖視頻?

商品主圖視頻是在抖音小店中展示商品的一種新方式。它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兩個維度,生動地展示商品特點,引導用戶進行購買。

如何制作商品主圖視頻?

制作商品主圖視頻并不難,你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拍攝商品視頻:首先,你需要拍攝商品的視頻,展示商品的特色和優(yōu)點。

(2) 編輯商品視頻:你可以使用視頻編輯軟件對拍攝的視頻進行剪輯,添加音樂、文字等元素,使視頻更具吸引力。

(3) 上傳商品視頻:最后,你可以在抖音小店的商品編輯頁面,選擇主圖視頻進行上傳。

如何優(yōu)化商品主圖視頻?

商品主圖視頻的優(yōu)化也是提升銷量的關鍵一步。以下是一些優(yōu)化建議:

(1) 視頻長度:建議控制在15-30秒內,簡潔明快。

(2) 商品展示:確保在視頻的前3秒內展示商品,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3) 添加字幕:因為許多用戶會在無聲狀態(tài)下觀看視頻,所以添加字幕可以幫助他們理解視頻內容。

(4) 調整視頻尺寸:確保視頻尺寸適合移動設備的橫豎屏瀏覽,推薦尺寸是720x1280像素。

總結

商品主圖視頻是抖音小店銷量提升的秘密武器。只要掌握正確的制作和優(yōu)化方法,你就可以利用它吸引更多的用戶,提升商品的銷量??烊ピ囋嚢?!

官方URL:https://fxg.jinritemai.com/

閱讀全文>>

疫情影響之下,全球消費場景急速改變,宅經濟勢頭上揚,在家時間延長讓人們對睡衣需求大幅增長。

2020年年初,與睡衣相關的詞條屢次登上熱搜話題榜。拼多多2020年2月的數據顯示,睡衣位列“宅家十大熱銷商品”榜單第五,銷量增加了190%,國外市場也對睡衣的需求激增。

許多的睡衣賣家都在這場睡衣大潮中收獲頗豐,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擁有一個共同的家鄉(xiāng)-廣東潮汕。

潮汕,古稱潮州,主要指潮州、汕頭、揭陽三兄弟。潮汕素以非凡的美食著稱,《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把其中的汕頭,曾比喻為中國美食的孤島。

殊不知,潮汕還是中國睡衣之鄉(xiāng)。

這個王國里,睡衣業(yè)(又稱家居服業(yè))作為當地主要行業(yè)之一,盛行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

據汕頭潮南區(qū)工信局數據,目前潮南區(qū)家居服產量約占全國的80%,女性內衣產量約占全國的40%,每年,這里都有超過10億件內衣家居服裝被生產并銷往全球各地。

憑借著這里從紡紗、織造、印染到服裝加工的全產業(yè)鏈,從汕頭孵化而出的內衣家居服名牌數量居全國第一,名牌產品占全國75%以上,并有一大批龍頭企業(yè)。中國傳統(tǒng)睡衣業(yè)老大-芬騰,以及睡衣大牌-安之伴、興雅婷,都坐落于此。

2021年12月,我們走訪了這個睡衣王國產業(yè)鏈上的各種角色,通過他們的視野,丈量這個疫情下的睡衣王國。


01 睡衣大牌-疫情期間銷量意外增長,年營收足足11億元

黃少第一次感受疫情的助推,還是在去年七八月份的時候。“當時我們廠臨時接的芬騰的睡衣代加工急單,一天一千件,干了90天”

黃少是汕頭一家時裝工廠的少當家,家里財力雄厚,擁有銷往多國的銷售渠道。疫情來襲后,黃少家的海外核心時裝市場銷量陡然下滑,為了維持工廠的員工不流失,他們接下了睡衣大品牌芬騰的代加工單子,這讓黃少感受到睡衣業(yè)蓬勃的發(fā)展勢頭。

睡衣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一件睡衣的生產,牽涉到布行供貨、工廠生產和網店銷售等方面。工廠環(huán)節(jié)需要縫紉、包邊、檢測、搬運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人,網店環(huán)節(jié)則需要客服、運營、美工、模特、攝影師、主播等職業(yè)人員。

整條鏈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支撐,而潮汕地區(qū)人口密集,盡管隨著社會發(fā)展,潮汕的人工成本正在逐漸上漲,但仍有勞動力的優(yōu)勢。

我好奇地問黃少:“你們有人,又有技術,那時做代工應該很賺錢吧?”

“其實還好,大公司的員工有限,但對成本把控很嚴格,他們憑著品牌優(yōu)勢,把價格壓得很低。他們還想找我們長期做代加工,因為我們加工出來的成品質量確實不錯?!秉S少回答說。

黃少還指出,現在睡衣市場上是大魚吃小魚的狀態(tài),大品牌爽賺,小商家的份額則被逐步吞噬。

由【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一欄可見,疫情期間公司盈利增長了4千萬余,漲幅明顯。

芬騰的時尚秋冬睡衣 月銷1萬+

潮汕睡衣的崛起,除了來源于地區(qū)的人口優(yōu)勢,疫情的助推,很大一部分還是要歸功于潮汕穩(wěn)固的紡織服裝業(yè)根基。

歷史上,潮汕紡織業(yè)就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明清時期,憑借潮汕平原雨熱充足的熱帶亞熱帶氣候,潮汕人便已開始種植桑麻等經濟作物,出產夏布、黃麻布等手工紡織品。

上世紀初,僑胞將第一代縫紉機帶回潮汕,機器織布興起,民族資本紡織工業(yè)萌芽,潮汕開始了現代紡織服裝的歷程,在戰(zhàn)亂與動蕩中曲折發(fā)展。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和汕頭經濟特區(qū)的設立,吸引了海外僑胞回鄉(xiāng)投資紡織服裝行業(yè),早期企業(yè)擁有了一批具有專業(yè)知識的產業(yè)工人,本地紡織服裝業(yè)獲得發(fā)展。

90年代,由于勞動力、原材料、能源的價格優(yōu)勢,西方國家的生產訂單大量轉移過來,紡織服裝企業(yè)以集群發(fā)展為主要特征,大大增加并集聚。發(fā)展到近年,各類配套企業(yè)開始跨集群發(fā)展,服務機構更加細化和專業(yè)。

如果沒有這樣的天然集群優(yōu)勢,大品牌就無法及時找到專業(yè)的代工廠完成訂單。起步早、產能大、產業(yè)鏈完整,深厚的紡織服裝業(yè)根基,毫無疑問是潮汕睡衣的肌肉所在。

截至2020年底,光以家居服內衣為其中支柱的汕頭潮南,就擁有紡織服裝企業(yè)3261家,從業(yè)人員9.19萬人,生產總值650億元;而揭陽普寧,作為中國紡織產業(yè)基地,擁有從事內衣家居服生產加工的企業(yè)約1500家,從業(yè)人員超15萬人。

如此龐大的產業(yè)鏈,除了頭部代工廠,還有各路中小玩家混跡其中。


02 小睡衣店-乘風電商年盈利100萬,入場直播九死一生

林店長30多歲,出生于潮汕一個流水之畔,鐘靈毓秀的古村落,并于濃厚的經商氛圍中成長起來,畢業(yè)后就加入父母,一起經營睡衣批發(fā)。

他回憶兒時道:“那幾年,父母在鎮(zhèn)上開了一間睡衣檔口,地方雖小,但每到夜晚,一起做生意的廠家叔叔和經銷商伯伯們都會聚在這里和爸爸喝茶聊天,探討生意,熱情非凡?!?/p>

從小到大,對于潮汕文化的論道他聽過很多,其中腦海里最深刻的“東方猶太人”形象和“膠己人,愛拼才會贏”的團結拼搏精神,他在這段記憶中找到了切實的起點。

“睡衣實體店過去很繁榮,但現在已經快走不下去了,做電商才能找到出路”,林店長說。

2016年初,睡衣市場里的實體店經濟整體下滑,陷入困局。林店長的雇工反映:“近年實體店出貨量少了很多,客戶變得很挑剔,一有不滿就退貨,看到網上價格便宜,就直接在網上買,越來越少人會來逛市場。”

依托父母經營十幾年積累下來的經銷渠道,林家的收入固然還算可觀,但在電商的四面楚歌之下,林店長漸漸看不見實體經濟的未來,他意識到只有做電商才能生存下去。

危機感促使他果斷轉戰(zhàn)電商平臺,柳暗花明,2016年末林店長在結清整年款項后,驚覺在電商平臺賺了100多萬,確認做了一個正確選擇的他,關上電腦,踏實地結束了一年的忙碌。

談著談著,林店長給我發(fā)了他今年五月份注冊的“xx豬”商標,做經銷這么久,他也希望有自己的品牌,不能一輩子為他人做嫁衣。

為了商標上的小豬頭logo,他找了一個出價五千的設計師,來回調整了三個星期,注冊成功后,他滿意地為自家的衣服掛上了這個專屬牌子。

經過多年穩(wěn)定發(fā)展,家居服行業(yè)已經逐漸成熟,傳統(tǒng)小型加工企業(yè)將面臨淘汰或轉型,品牌化競爭成為當前的主流趨勢之一。家居服領域的電商品牌眾多,行業(yè)集中度不高,行業(yè)整體的競爭激烈。

“說回疫情吧,疫情出來那年,上半年賣爆了好幾個鏈接,下半年又賣爆了好幾個鏈接,開年時賬上有80萬,年尾和廠家把賬結清后,剩下200多萬,算下來,疫情那年賺了150多萬,像芬騰那些大牌肯定賺更多?!绷值觊L說到。

疫情推了睡衣業(yè)一把,但誰也沒料到,這樣的好形勢對于睡衣市場里的小商家們來說沒有持續(xù)多久。

林店長告訴我,今年行情不像去年那么好,上半年他只賺了30萬,下半年更少,尤其是雙十一結束之后那幾天,大家的消費熱情一下子就降了很多。

直播電商的新風口他也了解過,專業(yè)門檻很高,將外行人拒之門外?,F在的人買睡衣,都是直接在網上買,直播只是走馬觀花看一下,想要更多的流量,就必須得有好內容吸引顧客。

但在潮汕,想要把睡衣直播做出彩,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更讓人擔憂的是,在這條路上,林店長還未看見任何潮汕商家成功。

“現在電商直播看起來很火,好像人人大賺。但實際上九死一生,打個比方,如果有10家做睡衣直播,一般只有1家會成功,剩下有5家不賺不虧,半死不活,其余4家則會把錢虧光離場?!?/p>

據了解,要建設一支給力的抖音睡衣直播團隊,需要以下人員:

1、對直播事務了如指掌的抖音運營x1,團隊核心,工資2萬起步

2、有水平的主播x2,兩人輪流擔任主講與模特,工資6k起步

3、剪輯攝影師x1

4、配合所有人的外勤x1

懂抖音運營的人才,在潮汕地區(qū)非常稀缺,可遇不可求。一方面,是潮汕文化水平相對落后,高素質人才少,跨不過做內容的專業(yè)門檻;一方面,懂抖音運營的人才,通常傾向于獨立組隊賺錢。

“我聽說一個主播說,她上家的抖音運營員,一上來就燒錢買流量,降價促銷,把衣服兩元一套賣出去,最后銷量和關注量都挺好看,讓老板很開心,實際上卻是賠本賺吆喝。我不可能雇這樣的人”在林店長眼里,忠誠永遠比賺錢重要。

他寧愿用一個能力不強的自家人,也不愿把錢交給外人。無獨有偶,芬騰品牌母公司-洪興實業(yè),也是家族成員控股超9成。不同于外企的經理人文化,潮汕流行的還是傳統(tǒng)的家族式管理。

我問林店長:“你可以試著評價一下潮汕睡衣嗎?”

“做潮汕睡衣的這批人,整體還是很草根,需要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支撐才會越走越好”

不久后,林店長花錢購買了燈光設備,搭建了直播間,并招聘了兩位顏值在線的主播,每天按時營業(yè)。

縱然知道很難,該趕的趨勢,還是得趕。


03 軟件公司-月營業(yè)額逾百萬

“我們的軟件一個月銷量在30-40套左右,單價2千-15萬不等,月營業(yè)額通常一百萬上下”某軟件公司雇工小李說。

一般來說,影響睡衣行情的常見因素包括原料價格、人工成本、供應鏈管理能力及品牌溢價等因素。雖然原料價格占主要因素,但供應鏈管理是商家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

小李所在的軟件公司,正是為提升商家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而生。

小李說:“一般客戶我分兩類。經銷商和生產商,經銷商通常只要八九千的軟件,因為他們需要用到的功能不多;生產商生意體量大,需要做生產規(guī)劃,同時又很多人用,所以軟件功能更加復雜強大,售價可以到十幾萬?!?/p>

為當地人所熟知的管理軟件,有金蝶、領域、932、愛訊等,這些軟件位于全國排名前列,各有所長,用料損耗,自動化生產、訂單管理等等皆能實現。

小李接著娓娓道來,其實這些伴隨著睡衣商家們經營的管理軟件由來已久,早在10年前,它們就已出現在潮汕睡衣批發(fā)市場里,其專業(yè)、實用、方便的優(yōu)點,幫助商家們高效解決了許多管理上的問題,帶動了一代潮汕服裝業(yè)的發(fā)展。

當然,這些軟件面向的,除了強勢的睡衣與內衣產業(yè),還有潮汕實力不容小覷的布料產業(yè)、玩具產業(yè)、文具產業(yè)等等。

而今這些管理軟件已經壯大,不斷創(chuàng)新著產品服務。2020年,管理軟件巨頭公司金蝶全年實現收入33.56億元,這正是建立在多年對中小企業(yè)市場的關注之上。目前,金蝶正全面加速云轉型,過去幾年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占總營收的15%,2019年達到了18%。

小李公司的內部照

我最后問道:那你覺得你們軟件行業(yè)的前景如何?

小李憨憨一笑:“如今這里的產業(yè)規(guī)模越來越大,要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不依靠科技軟件的話要怎么整合?兄弟,我們軟件行業(yè)是剛需,以后只會越來越好?!?/p>


04 結語

作為根基產業(yè)的睡衣,已為廣東潮汕打上時代的烙印。在這涌動的睡衣大潮里,上有大牌的風云叱咤,中有商家的鮮活精彩,下有雇工的煙火故事。

雖然面臨著人才缺失的困境和原料漲價的影響,但對一個被疫情助推的產業(yè)群來說,能有更多的訂單,仍然是生意持續(xù)下去的信心保障。

未來,且看潮汕睡衣能否在歷史浮沉中,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繁榮發(fā)展之路。

閱讀全文>>

馳騁中國市場多年的奔馳,向來是豪車的象征,但在近年來的新能源熱潮中,奔馳落后了。

奔馳由燃油車改建的純電動車EQC正面臨窘境。今年1~11月,EQC累計銷量僅僅只有5,411量,不及新造車勢力一個月銷量,而現在即使降價18.68萬元,售價只要31萬元起,依然低迷。

奔馳其他的新能源車型EQB、EQA表現也不佳,EQB甚至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跌破發(fā)售價。這三款車型將奔馳釘在了“恥辱柱”上。

12月17日,代表奔馳電動化未來的EQS正式上市,售價最高151萬元,成為目前在售純電動車型中售價第二高的車型。

伴隨著EQS上市的是12月23日,奔馳調整其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騰勢汽車架構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成立9年擁有奔馳和比亞迪的加持都并沒有成功,更是給奔馳在中國的新能源歷程埋上了一層陰影。

奔馳能否打開新能源汽車百萬價位的市場?以及全系的新能源車,怎么才能重新進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


豪車“跌落”

就在前幾天,EQS上市時,網傳一張奔馳EQC成為50萬元以上銷量最高車型的圖片。

高于Taycan,高和Hiphi,成為高端豪華新能源車的代表,奔馳在新能源上打了一場翻身仗?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現在這個車降價18萬,31萬左右裸車,還送牌照。”在上海某家奔馳4S店中,銷售人員表示。這意味著,原來售價49.98-57.98萬元的EQC僅僅只需要31.30-39.30萬元,瞬間從豪華的定位跌落。

即使在這樣的大力促銷下,奔馳EQC在11月,零售銷量達到864輛,批發(fā)銷量也僅僅只有548輛,相比在同一售價區(qū)間的蔚來ES6 11月4,713輛以及EC6 3,482輛的成績,奔馳EQC可以說是兵敗如山倒。

而更讓人意外的是EQB上市還不到1個月的時間,經銷商就已經開始破價,但5萬的降價也沒有迎來人們的追捧。232輛的成績,是EQB交出的第一份答案;同樣來自于奔馳所謂純電動MEA EVA Ⅱ平臺的EQA ,首月銷量也僅僅只有172輛。

11月,奔馳所有新能源車型銷量僅為2,593輛,其中占了大多數份額的反而是其PHEV車型E350el,銷量達到1,641輛,而這款車型僅讓利不到3萬元。

1~11月,奔馳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達到508,426輛,而奔馳新能源的銷量僅僅只有11,132輛,從滲透率還看遠低于市場僅僅只有2.1%,從銷量上來看不如蔚來、小鵬、理想1個月的銷量成績。

無論是EQC、EQB、EQA,續(xù)航最高沒有超過400公里,但是售價最高達到60萬元,最低都高達36萬元,最快的EQC百公里加速5.1秒,最低的EQA僅僅只有8.9秒。

但是放眼現在的中國新能源市場,續(xù)航600公里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百公里加速3.9秒的車型售價還沒有EQC高,更不用說本地化智能和駕駛輔助系統(tǒng)從來都不是奔馳的強項。

高昂的價格,沒有競爭力的產品,錯誤的定位讓奔馳的第一輪戰(zhàn)斗輸得慘不忍睹。

奔馳也想轉型,但是巨象轉型也是痛苦的。

早在2009年5月,奔馳曾在特斯拉最困難的時刻,向其投資5000萬美元,并由特斯拉為奔馳smart電動版提供電池組的技術支持。到了2016年奔馳曾經提出了C·A·S·E瞰思戰(zhàn)略,對應智能互聯,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和電動驅動。為了配合C·A·S·E戰(zhàn)略,奔馳還投資開發(fā)了MEA純電模塊化平臺。

到了在2018年前后,為迎接電動化、數字化轉型,奔馳不得不開啟大量的研發(fā)投入。但對于奔馳品牌母公司戴姆勒集團來說2019年是多事之秋。

2019年,因柴油車丑聞,政府和法院訴訟費用為11億至15億歐元。同年9月,奔馳因在柴油發(fā)動機上安裝非法軟件而逃避排放測試被罰8.7億歐元。此后高田氣囊事件的持續(xù)發(fā)酵也讓奔馳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另一方面,戴姆勒在研發(fā)方面的支出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tài)勢。相較于2018年,戴姆勒2019年的研發(fā)投入增至97億歐元。所以凈利潤大幅下滑64.5%,跌至27億歐元,創(chuàng)下十年內的最大跌幅。

所以自2019年下半年起,戴姆勒集團開始“瘦身”,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不得不開啟了削減成本和提升現金流的舉措。一邊是新能源投入的增加,另一邊的成本的縮減,結果就是奔馳在新能源領域的“半吊子”。

當奔馳EQC推出市場時,消費者顯然看到了奔馳GLC的影子。這是一款油改電車型。


難回輝煌

107.96~151.86萬元,這是奔馳全新旗艦電動轎車EQS的售價。

起售價超過保時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奔馳EQS正式成為奔馳最貴的電動車和150萬級別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的新玩家。

奔馳目前上市的四款新能源車型中,入門級EQS 450+先鋒版CLTC續(xù)航里程能夠達到849km,豪華版、先型特別版CLTC續(xù)航里程均為813km,EQS 580 4MATIC車型的CLTC續(xù)航里程則為720km,達到了目前主流豪華純電動車的最高水平。

自動駕駛方面,則搭載了滿足德國道路交通法2017年最新關于自動駕駛的要求,已通過德國聯邦運輸管理局的審批的DRIVEPILOT系統(tǒng)。但該功能將受到初始限制,在德國適當路段上的交通繁忙或擁擠的情況下,駕駛員只能以最高60km/h或37km/h的速度行駛,后期法律變更允許的情況下,奔馳將通過OTA的方式升級自動駕駛,最多可達130km/h。

從續(xù)航里程來看,無論是720、813還是849公里,在整個行業(yè)都處于領先的地位,但是這樣的優(yōu)勢并不絕對。蔚來已經宣布將推出150kwh的電池包續(xù)航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超過奔馳EQS。

不僅如此,這套自動駕駛系統(tǒng)僅僅通過了德國的認證,但是能否在中國市場落地依舊是一個迷。

更重要的是價格,起步價105萬元,最高151萬元的售價,是目前蔚來最高階車型ET7售價的2到3倍,但是無論從續(xù)航、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座艙的角度來看,EQS并沒有對其造成絕對的技術優(yōu)勢。

這就讓EQS的未來充滿陰影?,F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特別是新能源市場,消費者的理念已經從品牌專向技術和體驗。這也是為什么新成立的品牌新能源車型銷量能夠超過傳統(tǒng)車企的原因。

如果想要在新能源市場打動消費者,有兩個方式,首先是必須要拿出全新的體驗和技術,能夠讓消費者買單,第二個就是有足夠的性價比,能夠讓消費者選擇。

而從這兩點來看EQS都沒有能夠滿足。

更重要的一點是,新造車勢力的轉變打破了傳統(tǒng)能源市場的價格體系,新造車勢力價格直接沖擊到了40、50萬元的級別,已經深入豪華品牌的腹地,但是從目前的來看奔馳作為豪華品牌的“大哥”依舊無力去反擊。

根據規(guī)劃,2025年之前,奔馳在普通消費級別的純電車型將還是來自于和EQC、EQB和EQA一樣的MFA平臺——一個高級的油改電平臺。2025年之后奔馳才會推出這一級別的正向純電平臺。

奔馳的新能源折戟,折射了傳統(tǒng)豪車在該領域的尷尬。在中大型汽車市場,曾經的豪華品牌講品質、故事、傳承,獲得一批擁有更高消費能力的用戶。

但新能源車目前集中在緊湊型或中型汽車市場,曾經的豪華品牌被迫與電動車新貴“硬對硬”碰撞,比數據,拼技術,詮釋電動車時代的“性價比”是什么,卻不一定能成功。

新能源浪潮下,老牌豪車奔馳,早就不是中國新消費人群的首選了,往日的輝煌不再。它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是特斯拉、中國新造車勢力,以及想要通過新能源彎道超車的傳統(tǒng)車企。當Z時代到來,品牌不再是選擇的第一要素,奔馳憑什么再次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浪潮下,老牌豪車奔馳,早就不是中國新消費人群的首選了,往日的輝煌不再。它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是特斯拉、中國新造車勢力,以及想要通過新能源彎道超車的傳統(tǒng)車企。當Z時代到來,品牌不再是選擇的第一要素,奔馳憑什么再次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

閱讀全文>>

一向低調的OPPO最近一年頻放大招。

先是重整手機業(yè)務線,讓一加回到OPPO懷抱,成功在今年5月使OPPO系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趕超蘋果成為“世界亞軍”。

隨后流傳甚久的汽車業(yè)務似乎也有了新進展,除了“OV教父”段永平明確表示對車感興趣外,也有外媒報道稱,OPPO將在印度市場推出純電動汽車,預計首款車型將于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發(fā)布。

最近更是發(fā)布首款自研影像芯片馬里亞納X、首款折疊屏手機OPPO Find N以及新一代智能眼鏡等眾多新產品、新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手機品牌廠商紛紛向智能生態(tài)廠商轉型,小米、華為早已進入AIoT、汽車等領域,并且取得一定成績。反觀OPPO,似乎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除了手機業(yè)務之外,智能生態(tài)方面卻幾乎沒有什么起色。

從入局芯片、布局元宇宙、頻傳造車新聞,似乎都在釋放OPPO作為手機商的焦慮。產業(yè)鏈上游求索、智能終端多元擴張,這些慢慢明白過來的事也成了OPPO當下追求的重點,但是卯足力氣的OPPO能夠順風順水的走下去嗎?


01折疊屏無意義?

如今國內乃至全球近些年智能手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除華為受到“非正?!贝龆黄取八ヂ洹蓖?,蘋果、三星、小米以及OV幾個頭部玩家的市場地位基本穩(wěn)定,如無極端原因很難出現太大變化,且短時間內出貨和市場份額波動對市場大格局也無太大影響。

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頭部企業(yè)已經穩(wěn)固,腰部企業(yè)除了從頭部跌到腰部的華為外,比較有競爭力的目前就剩下榮耀了,而尾部企業(yè)的生存空間已經在逐漸壓縮,全新的品牌基本不會有太大機會。

在這樣的格局以及大背景下,包括OPPO在內的眾多廠商,已經摸到天花板,智能手機市場短時間內很難再次突破,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就是華為和榮耀這兩個“落寞貴族”日后是否有機會再次崛起。

所以OPPO如何在穩(wěn)住自己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繼續(xù)做大做強成了難題。而目前已知最為有效的辦法無非兩個,其一就是在手機上拿出硬實力,真本事,開拓更多新的客戶;其二就是打造智能生態(tài),從單純的智能手機廠商過渡到智能硬件廠商,從手機系統(tǒng)過渡到智能生態(tài)系統(tǒng)。

而此次OPPO發(fā)布的折疊屏手機OPPO Find N,大概率也是為了能夠開拓目前比較缺少的男性、大齡客戶以及高端市場。

眾所周知,此前幾年OPPO的女性用戶要遠超男性用戶,且年輕人更是OPPO主力消費群體。雖然近些年情況有所好轉,但男性用戶以及大齡群體依舊是OPPO難啃下的骨頭,折疊屏手機的發(fā)布,無疑是針對這兩大群體的產品。

據個推大數據報告顯示,折疊屏手機人群用戶的男性占比為79.4%,相比于全量人群的性別比例,男性是折疊屏手機絕對的消費主力軍;從年齡分布來看,折疊屏手機用戶集中在25-44歲年齡段,其中35-44歲的人群占比最高達41.0%,遠超全量人群同年齡段人群占比。

高端市場更不用多說,折疊屏手機動輒上萬的起售價,直接阻隔了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并且也是各大智能手機廠商近年來尋求高端化的一種嘗試。

那么問題來了,OPPO Find N真的能為OPPO帶來更多可能性嗎?

華為和三星作為折疊屏手機的先行者,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有產品面市,后續(xù)小米也緊跟著發(fā)布MIX Flod,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折疊屏手機僅在剛發(fā)售時博得了一定關注,而追其原因也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炫耀是最重要賣點之一。

而當這一陣風停下來后,種種問題導致消費者對折疊屏的后續(xù)熱情并不高,甚至出現消退的跡象。

華為推出第一代折疊屏Mate X時,盡管售價高達16999元,但在華為強大的品牌熱度和供應非常有限的因素影響下,價格一度被炒至5萬元以上,每次上貨都是秒售罄。

但如今,折疊屏手機市場已經回歸理性。華為折疊屏手機的市場售價目前勉強和官方定價持平,三星和小米的折疊機,市場價格甚至出現發(fā)布不久就破發(fā)的情況。

再看OPPO的折疊機,雖然首批剛上線就售罄,但原因也很好理解,定價太低。據悉,OPPO Find N起售價僅為7699元,刷新行業(yè)新低。

然而除了價格,相比于其他廠商的折疊機,OPPO Find N并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痛點,更沒有在解決需求的能力上體現出高端二字。

目前折疊機本質上還停留在形態(tài)上的創(chuàng)新,在實際使用中,并沒有展現出能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不管是從軟件上還是硬件上,折疊機都還需要很大突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折疊機現在還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各個廠商對折疊屏的尺寸、折疊方式等都還未能形成統(tǒng)一,軟件開發(fā)者大多不會主動為不同廠商去做適配,所以就會造成用戶在使用折疊機時的體驗還不如普通智能手機,導致折疊機銷量上不去,而銷量上不去適配問題就無法得到解決,更不會有比普通智能手機更出色的體驗。

硬件方面也是,折疊屏意味著屏幕更大,而屏幕大就需要解決電池續(xù)航、厚度、重量,這些最能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否則折疊機只能算是一個新奇的玩具。

所以OPPO涌入折疊機市場,實質上可能是在做一次商業(yè)冒險,能否達到想要的效果,還需持續(xù)關注。


02生態(tài)建設還需時日

生態(tài)布局方面,在幾家智能手機廠商里,最早的小米有米家生態(tài)鏈,緊隨其后的華為和榮耀有 1+8+N,蘋果也在積極布局智能硬件產品,只有OPPO和vivo布局稍晚。

從2019年1月OPPO宣布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yè)部,到2021年傳出OPPO已將該事業(yè)部升級為IoT事業(yè)群,OPPO至今能夠拿得出手的智能生態(tài)產品卻少之又少,主要產品還只有智能電視、TWS 耳機、智能手表等幾個品類,與小米、華為、榮耀基本不在一個數量級。

蘋果手機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不得不夸贊其堅如磐石的軟件生態(tài)。毫不夸張的說,目前蘋果手機、手表、平板、電腦、音箱、電視等已經實現了互通,而未來蘋果汽車也勢必會成為其生態(tài)閉環(huán)中的重要節(jié)點。

小米、華為也一樣,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音響便可以實現全屋家居家電互聯,這也全依托于其多年打造出的智能生態(tài)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小米、華為等都在IoT產品上突飛猛進。

雖然行業(yè)在解決方案、協(xié)議標準等方面,并沒有真正的達到統(tǒng)一,但一些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的企業(yè)無疑已經培養(yǎng)出用戶使用習慣,在智能生態(tài)領域,OPPO已經錯失先機,現在能夠做的可能只有奮力追趕小米、華為這些領頭羊,祈禱不被落下。

不過隨著智能汽車的火熱,也為OPPO帶來了新的機會。

今年1月,網上曝光一組OPPO汽車方面的專利,有消息表明OPPO將進入汽車領域。多家媒體報道顯示,OPPO汽車研發(fā)中心落戶重慶,目前已經開啟圍繞整車系統(tǒng)相關研發(fā)測試人員的招聘;今年 10 月,OPPO 軟件工程事業(yè)部總裁吳恒剛宣布,正式推出 OPPO 智行(OPPO Carlink)解決方案,并號稱預計在 2022 年落地 1500 萬+車輛。

從大方向上來看,這波造車大勢,任何一個智能手機廠商都不會選擇落下,最多是先后順序問題,要么提前,要么掉隊。

最先入局的三星,其本身與雷諾就有合資公司,并且在韓國除現代汽車外,暫無其他強勁對手。天然優(yōu)勢對于三星來說不存在進入門檻,正式大舉進軍或許只取決于集團發(fā)展戰(zhàn)略。

而華為自2012實驗室成立后就有車聯網的研發(fā)團隊一直在汽車領域進行深度研發(fā),雖然不造車,但是憑借ICT技術的優(yōu)勢,華為已經“參與”了智能汽車的多個環(huán)節(jié)。

小米集團今年3月則表示計劃在未來10年內,在智能電動車行業(yè)投入100億美金的份額,由雷軍親自帶隊,以全資子公司的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汽車行業(yè)中。

在友商頻頻入局后,OPPO此時入局雖算不上掉隊,但一定不算提前。

不過對于OPPO來說,最為關鍵的是,造車要花費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已經被無數新能源車企論證過,并且OPPO目前在高端智能手機以及IoT領域尚未站穩(wěn)腳跟,能夠分出多少精力來全力造車還是疑問。

總之,無論是做IoT還是造車甚至是做芯片,都是打造智能生態(tài)鏈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但OPPO的每一步棋似乎都要比同行晚了一些。

日后OPPO能否拿出獨有競爭力的產品或生態(tài),目前來看都是未知,但在愈發(fā)激烈且愈發(fā)復雜的市場競爭格局下,OPPO的前進之路只會日益艱難。

閱讀全文>>

電動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中,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階段性困境里,大眾汽車集團(VOW3.DE,以下稱“大眾集團”)正在重新排兵布陣。

12月9日,大眾監(jiān)事會宣布了多項人事調整,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頂著工會壓力連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以下稱“大眾中國”)CEO則由貝瑞德(Ralf Brandst?tter)接替。

作為一家歷史近百年的龐大車企,大眾正面臨電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刻。此前,迪斯的轉型大計略顯激進,招致內部不少爭議,但大眾的監(jiān)事會最終決定留下迪斯,也彰顯出轉型的決心。

監(jiān)事會的另一核心議題是電動化戰(zhàn)略的再加碼,大眾將在未來五年向電動出行和數字化等領域投入890億歐元,新的電動化平臺、軟件技術、自動駕駛都被一一排上日程。

大眾的轉型之路在中國并不順遂。2021年是大眾ID.系列電動化產品在中國密集上市的一年,然而在本土品牌高歌猛進的當下,“大眾的未來”并沒有顯示出期待中的優(yōu)勢,至少比不上同樣的產品在歐洲的表現。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大特征是,全球汽車公司在中國集體發(fā)力,全球的大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以往在燃油車上,中國市場是全球車企的主要競爭的市場,現在在新能源汽車上,由原來主要是中國車企在本土汽車市場的競爭,變成全球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球競爭。

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報告指出,中國是唯一的造車新勢力可與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分庭抗禮的主要汽車市場,中國本土制造商和造車新勢力主導著國內電動汽車市場。即使是燃油車市場的領導者大眾汽車,在中國銷售其全新的純電車型時也面臨著重大挑戰(zhàn)。

10月底大眾集團發(fā)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季營收569.3億歐元,同比下降4.1%,營業(yè)利潤為25.96億歐元,同比下降18.44%,營業(yè)利潤率則從去年的5.4%下滑至4.9%。第三季度大眾集團的全球交付量為197萬輛,同比下滑24%,前三季度在中國市場共交付汽車255萬輛,同比下降4.1%。



CEO艱難留任

大眾集團開啟了近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人事調動。

過去幾年間,迪斯與工會時常爆發(fā)沖突,甚至曾公開宣稱,如果公司管理不善,將會有3萬名員工丟掉工作;大眾集團工會主席丹妮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則反擊稱,迪斯只關心與特斯拉、投資方建立關系,而忽視了員工的需求,“一個不再接觸球隊的教練會在球場上輸掉比賽”。

迪斯的去留成為核心議題,最終的結果是,迪斯以“被削權”的方式得以留任,工作重心轉向集團業(yè)務。大眾汽車品牌CEO貝瑞德新加入董事會,接管核心業(yè)務大眾汽車的管理。

迪斯話語權降低非一日之寒。早在2020年6月,迪斯與監(jiān)事會激烈沖突,前者以公開道歉、被拿掉大眾品牌CEO頭銜作為懲罰而結束,繼任者正是本次新加入董事會的貝瑞德。

除了集團全面業(yè)務,2022年初,迪斯將負責軟件部門CARIAD(Car. I Am Digital)的工作。CARIAD是大眾的戰(zhàn)略轉型中一塊重要的拼圖,規(guī)劃要在2025年研發(fā)出軟件平臺和新一代端到端電子架構軟件堆棧2.0,還將負責電動平臺MEB的軟件升級和車載操作系統(tǒng)VW.OS,以及囊括L4級自動駕駛技術。

迪斯曾對軟件部門寄予厚望,2019年9月他在接受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采訪時表示,大眾組建了一個全球規(guī)模的軟件部門,已擁有4000-5000名技術人員,在未來三年內,要么通過收購要么招聘,使得全球軟件部門的團隊架構達到萬人以上。

另一方面,于1993年加入大眾汽車集團的貝瑞德,將從2022年8月1日起執(zhí)掌中國業(yè)務。

迪斯12月10日在社交媒體平臺力挺繼任者:“我與貝瑞德共事長達六年之久,相信他是率領中國業(yè)務邁向數字化和電動化未來的不二人選?!?/p>

這場高層變動將耗時半年,新董事會成員將從明年年初開始履新,軟件部門CARIAD和大眾品牌的調整將在2022年1月生效,直到2022年8月貝瑞德執(zhí)掌大眾中國方告完結。

在這家擁有近70萬員工的巨型企業(yè),人事變動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此前迪斯曾撰文《我們如何改變大眾(How we transform Volkswagen)》指出:“在周圍很多人支持下,我在幾個領域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是全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狼堡總部。我們集團有一系列不同的利益和政治議程,讓本就有挑戰(zhàn)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和復雜。”

美國投行伯恩斯坦的分析師Arndt Ellinghorst直言,大眾擁有塑造電動化、數字化和娛樂化的未來出行方式的真正卓越機會。但似乎缺少正確的公司治理來有效、可持續(xù)地把握這些機會。


中國市場未及預期

大眾中國CEO的調整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大眾正面臨整體銷量下滑、新能源車艱難突破的階段性困境。

即將離任的大眾中國CEO馮思翰(Stephan Woellenstein)坦言,2021年大眾在中國市場表現可能會低于疫情暴發(fā)之初的2020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從大眾(中國)了解到,2021年1月-10月,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交車量和去年同比下降了8%左右。

其中,奧迪、保時捷、賓利等豪華品牌和去年相比均有提高,分別增長了4%、6%和90%,但經濟性產品的銷量下跌則拖累了整體表現,朗逸、途觀、桑塔納、新帕薩特、途岳、新寶來、速騰、邁騰、探岳等南北大眾多款主力車型錄得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

對此,馮思翰直言“不滿意”,并歸因為困擾全行業(yè)的芯片短缺。他表示:“并不是說客戶不再熱愛我們的產品,而是我們在生產上不能夠跟上客戶的需求,甚至我們不能夠按照既定的計劃來實現生產。”

大眾在中國的兩大合資車企——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累計銷量分別在合資車企銷量中取得第一和第三的成績,但是其市場下滑幅度卻超過了大部分合資車企。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2021年1月-10月,一汽-大眾銷量為144.47萬,同比下降12.49%,上汽大眾銷量為97.04萬,同比下降18.2%。形成對比的是,同期中國乘用車總銷量同比增長了8.8%,華晨寶馬增長17.17%,一汽豐田增長5.53%,廣汽豐田增長4.72%。

▲數據來源:中汽協(xié) 制圖:邱瑤

7月,迪斯公開“放風”批評中國區(qū)業(yè)績,稱大眾必須改變在中國銷售電動汽車的方法,以應對其在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銷售欠佳的問題。

馮思翰表示,包括加熱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在內,ID.家族純電車型有3個-5個半導體零部件供應出現短缺問題,因為這些零部件是純電動車所特有,不能與燃油車同類零部件進行互換,因此影響汽車生產,造成銷量受損。

中國市場表現欠佳的大背景下,中國區(qū)一把手馮思翰在11月中旬宣布明年離任。對此,他解釋為大眾集團的原則和傳統(tǒng):當一個管理者在一個工作崗位或一個地方多年任職之后,需要做出調整和變動,雖然管理者能夠獲得當地市場越來越多的經驗,但會缺乏新鮮的視角。

馮思翰于2019年初掌管中國區(qū),這一年成為大眾在華表現的分水嶺。此前2017年、2018年、2019年的銷量分別是418萬輛、420萬輛、423萬輛,持續(xù)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占全球銷量的約四成;到了2020年,下跌到385萬輛,同期下滑9.1%,跑輸大市的6.8%;受缺芯影響,2021年的表現也遜于2020年。

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從大眾汽車集團了解到,預計芯片短缺局面在2022年仍會持續(xù)。為了扭轉下跌局勢,集團在芯片供應分配上會給中國市場更多優(yōu)先,進而有望在2022年實現反彈,回到、甚至超越2020年的水平。


電動產品未在華復制成功

如果整體銷量下滑還能歸咎于疫情和芯片短缺,大眾在華的電動化戰(zhàn)略進程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2021年3月開始登陸中國市場后,被大眾寄予厚望的電動車ID.系列仍在艱難爬坡。

目前大眾在華推出ID.3、ID.4(包含上汽大眾ID.4 X和一汽-大眾ID.4 CROZZ)和ID.6(包含上汽大眾ID.6 X和一汽-大眾ID.6 CROZZ)共五款車型,合計月度銷量剛剛過萬,最終目標是兩萬輛以上——而特斯拉Model Y一款車型單月就能賣出兩三萬輛。

大眾ID.系列俘獲歐洲消費者的成功未能在中國復制。以大眾ID.3為例,這款產品2020年在歐洲推出,此后在電動汽車銷量榜中居于前列。汽車數據平臺Carsalesbase統(tǒng)計顯示,2021年1月-8月,大眾ID.3和ID.4在歐洲銷量分別為45194輛和31977輛,一度占據歐洲電動汽車月度銷量榜首。

但10月22日在中國上市以后,ID.3在10月售出1000多輛,第一個完整銷售月份11月則為2646輛。這款在歐洲力壓特斯拉的A+級電動車,并未如甲殼蟲、Polo、帕薩特、途觀等車型一樣,迅速成為爆款。

ID.3售價15.99萬元起,續(xù)航430公里。上汽大眾某4S店銷售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這款小車主打性價比,適宜城市代步,在華銷量不如同系列空間更大的ID.4和ID.6。

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CAR)主任費爾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ID系列在中歐兩地的銷量表現不同,畢竟中國純電動SUV市場的競爭比歐洲要大得多。很多中國車企比如蔚來等都推出了純電動SUV車型,中國市場上的車型比歐洲多得多,那么理所當然,中國市場比歐洲市場更有難度。

根據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計算,目前世界上約有330款純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型在售,而5年前只有86款。到2025年,隨著一系列新車型的發(fā)布,這一數字將進一步膨脹至超過500部。

有觀點認為,ID.系列的銷售渠道也是重要原因。雖然南北大眾兩大合資車企在國內已經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但大眾ID.系列并沒有完全采用現有渠道。

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從上汽大眾處了解到,大眾ID.產品采用的是代理制營銷模式,到今年11月,在全國已經擴展716家代理商,覆蓋一、二、三線城市。ID. Store (X) 已在國內重點城市開業(yè)40余家,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天津、成都、杭州、武漢、長沙、蘇州等多個城市。

比如北京地區(qū)有30余家上汽大眾的授權經銷商,但只有17家可以賣ID.系列車型。這是因為銷售ID.系列車型需要取得單獨的經銷權,只有評級和銷量較高的經銷商才能取得經銷權,上汽大眾和ID.系列的銷售也各自獨立。

對此,馮思瀚解釋稱,在中國市場的ID.系列中引入代理模式,是因為車企和消費者能建立直接溝通的渠道,保持價格穩(wěn)定,以及為經銷商帶來更高的利潤率。

“在國外暢銷的車型在中國未必暢銷,消費者越來越成熟,中國在智能網聯等領域甚至在引領全球,所以在這些方面,車企應該更關注消費者的訴求?!眾W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


2025,超越特斯拉?

對于大眾這樣體量龐大的企業(yè)而言,市場反應的高低起伏是過眼云煙,如何扭動龐大的身軀朝向電動化的未來更為關鍵。

迪斯表示:“有史以來,我們首次將總支出的一半以上,也就是890億歐元,用于投資未來科技?!?其中過半的投資將用于電動出行,總額達到520億歐元,比上一輪規(guī)劃增加了超過50%;300億歐元投入到數字化和自動駕駛,比上一輪規(guī)劃增加10%;剩余不到80億歐元則將支持開發(fā)混動技術。

這也反映出大眾對“NEW AUTO”戰(zhàn)略的最新布局。在今年7月發(fā)布的戰(zhàn)略中,大眾對旗下的量產品牌、豪華品牌、跑車品牌以及技術平臺進行了布局:包括硬件平臺SSP、專注電池和充電技術的能源公司、規(guī)劃當中的軟件棧、操作系統(tǒng)VW.OS以及包括ADA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等。

大眾還提出,在2030年之前,大眾集團各品牌的近4000萬輛汽車要全部搭載自研軟件系統(tǒng);2030年,軟件相關的銷售額預計要達到1.2萬億歐元,比預計的純電動汽車和燃油車銷量之和還高出約三分之一。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轉型項目是Trinity,這個名稱來自于基督教中“三位一體”的概念?!按蟊娖嚰瘓F的革命性項目Trinity將在2026年揭開全面電動化以及L4級自動駕駛的新篇章”,迪斯表示。Trinity面世后將成為大眾旗下的純電動旗艦轎車,宣稱直接對標特斯拉。

根據伯恩斯坦、IHS和EV-Volumes三家機構對幾家主流車企的預測,大眾是唯一有希望在2024年左右,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接近甚至超越特斯拉的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

有觀點認為,迪斯一直是車企現任CEO中,唯一將特斯拉當作對手認真對待的。在杜登霍夫看來,今天大眾的所有重大投資都基于迪斯指定的戰(zhàn)略。他發(fā)起了大眾歷史上最大的重組和轉型,并帶領大眾從過去“柴油門”的黑暗中走了出來。

迪斯曾在10月份邀請?zhí)厮估瑿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高管們交談,并公開指出,大眾汽車生產電動汽車所需時間是特斯拉的三倍——特斯拉在10個小時內就能制造出一輛電動汽車,而大眾汽車目前需要30個小時。

大眾已經立下目標:爭取最遲到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大眾敢放出超越特斯拉的“狠話”,無疑是歐洲市場取得的階段性勝利提供了底氣。根據EV Sales發(fā)布的2020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榜,大眾銷量達126059輛,而特斯拉是87642輛。

所以中國市場的表現至關重要。張君毅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大眾還有一種選擇,即針對中國市場,開發(fā)智能化和網聯化程度更高的產品。這表示其必須要加大中國本土研發(fā)力量,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也是管理結構上的問題。

百年大眾正面臨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在階段性理順了人事和組織架構后,帶著890億歐元的巨額投資,大眾將更加義無反饋地投身于新能源汽車和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去。

“這一代的車界領袖,最關鍵的領導力就是能不能做好變革管理,能不能適應基于舊技術的產品銷量逐漸下降的現實并開發(fā)出新技術?!钡纤惯@樣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說過。不過,留給他證明的時間不會太多。

閱讀全文>>

2021年臨近尾聲,造車新勢力也迎來期末交答卷的重要時刻。12月18日,蔚來在NIO Day上交出了答卷,發(fā)布承載蔚來爆款焦慮的全新車型ET5。

ET5最令人關注的是,通過蔚來BaaS電池租賃方式購買僅25.8萬的價格,不禁讓人疑惑,這還是一貫宣稱“高端”的蔚來嗎?

一切的歸因,都要溯源到今年蔚來銷量的下墜。

蔚來今年的日子并不算好過。銷量曾經一直位居國內造車新勢力榜首的蔚來,從8月開始,優(yōu)勢岌岌可危,不僅連續(xù)4個月無緣月銷冠軍,10月份銷量甚至滑落至3667輛,期間還經歷了自動駕駛安全事故風波。而從產品上來看,蔚來今年沒有新車可賣,只能吃老本。

百度、小米、360等新列強入局新能源造車之后,蔚來更遭遇了二級市場用腳投票,股價從66美元,跌至30美元左右。

困境中的蔚來,急需打造爆款。然而,ET5能像特斯拉的Model3 那樣,創(chuàng)造銷量奇跡嗎?此番推出的“性價比”車型,會不會有損蔚來重視的用戶體系?壓力之下,搖擺不定的戰(zhàn)略和模糊的定位,可能又會把蔚來帶入新的困境。


蔚來發(fā)新車:性價比,還是割韭菜

“下單了,買了,沖了……”,讓人恍惚這是走進了某位帶貨主播的促銷直播間。

一位車主在ET5新車發(fā)布會還沒結束,就告訴Tech星球,自己已經下定金了,盡管家里已經有一輛油車,“但是2000元買一堆朋友圈點贊也不虧啊,當然,主要還是可以退(訂金)?!倍谖祦鞟PP上,更有車主曬出蔚來“全家桶”(購買蔚來全系列車型)。

“ET5是蔚來歷年發(fā)布的新車中,當天訂單量最多的車型”,翌日的采訪上,李斌告訴Tech星球等現場的媒體。

不過,蔚來新車發(fā)布之后,針對ET5到底是性價比還是割韭菜,在社區(qū)社交媒體上也引發(fā)討論一片。畢竟在30萬元左右的智能電動車,已有許多可選擇性:暢銷全球的特斯拉model 3,改款后售價為25萬左右,將激光雷達車拉到22萬的小鵬P5,獵裝極氪001售價29.9萬,產品力都不輸蔚來ET5。

小鄭就是一位正在考慮購買電車的車主,一直在觀望,在看過ET5之后,他表示,蔚來ET5根本不可能成為特斯拉model3,雖然ET5的價格在20多萬,但蔚來面向的是30多萬甚至更高售價區(qū)間的市場,而且享受不到政策的優(yōu)惠,25.8萬元的電池租用方案,20多萬買個車連電池都沒有,每年至少要繳納1萬多的電池成本,“這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價格,仍然是潛在購買力的一大影響因素,ET5新車提供75kWh和100kWh兩種版本,補貼前售價分別為32.80萬元和38.60萬元,起步價比特斯拉 Model 3的26.67萬元更高。使用蔚來的BaaS電池租賃方式購買,售價在25.8萬,而電池月租則為980元/1480元/月。蔚來官方宣布,2022年9月能開始交付。

如果加上內飾、nomi、座椅通風加熱等配置,價格就會直升30萬元左右,而聯系特斯拉后,相關人員對Tech星球表示,2022改款的特斯拉2月就能交付,標配價格在25.5萬元左右,定金1000元,也隨時可退。

續(xù)航,仍是電車車主最關心的指標,有車主對Tech星球表示,自己已經下過極氪001的大定,也同樣下單了ET5,但他指出,極氪的續(xù)航606公里是NEDC的續(xù)航,而蔚來的ET5續(xù)航550公里還是ELTC的標準,冬天續(xù)航里程NEDC要打個6折,ELTC要打個5折到4折,所以,最終買哪款車,還在猶豫。(備注:NEDC,即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的縮寫;ELTC,即China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y的縮寫,是兩種不同的電動續(xù)航里程計算標準)。

的確,蔚來在續(xù)航上偷偷討巧,根據蔚來官網數據,無論是ES8、ES6、EC6在續(xù)航里程上采用的都是NEDC標準,而換到了ET5、ET7則采用了新的標準,這可能會讓用戶迷惑。對此,蔚來并未作出具體的解釋。

無論是覺得不值的人質疑“割韭菜”,還是蔚來擁躉們覺得“真香”,對于蔚來來說,能夠引起關注,效果就已經夠了,蔚來渴望爆款。


銷量滑坡,蔚來高端路線搖擺

蔚來今年的日子并不算好過。

在中國新能源造車市場上,蔚來、小鵬、理想,是備受關注的三家造車新勢力企業(yè),而蔚來一直以來都以銷量冠軍居于大哥的位置,也因此有了“蔚小理”的排序。

但今年8月開始,蔚來的領先優(yōu)勢岌岌可危,不僅連續(xù)4個月無緣新勢力月銷冠軍,10月份銷量甚至滑落至3667輛。雖然,這背后有供應鏈、芯片、改造生產線種種客觀因素,李斌也表示并不在乎幾個月的銷量滑坡,但問題出在了“新”上。

2021年,小鵬的P7銷售4.5萬輛,又有即將交付的P5;理想雖然有一款理想one,面對消費者選擇受限的下滑趨勢,但很快意識到問題,立即推出改款車,也迎來了銷量突破,還拿下了單款車的銷售冠軍。

而蔚來雖然有ES8、ES6,都布局在中大型SUV,以及和ES6區(qū)分度并不明顯的EC6,不僅讓老車主直呼“蔚來老了”,更讓用戶失去了新意,整個2021年,蔚來是沒有唯獨沒有推出新款車型的“造車新勢力”。在產品上的薄弱而無力,體現在銷量上的頹勢。

因此,蔚來寄希望于新車ET5,渴望爆款走量。

2021年,特斯拉主推Model Y,一上來就直降十幾萬,一直被拿來比較的蔚來會不會跟進?李斌當時直接回應不會,聲稱同時試過特斯拉和蔚來的用戶知道怎樣選擇。但從今日的結果來看,蔚來搖擺了。

一直堅持高端,是蔚來的調性和品牌力,創(chuàng)始人李斌多次強調,蔚來堅定聚焦豪華市場,且平均售價是43.47萬元,比寶馬、奧迪的平均售價都高,比特斯拉中國的平均售價貴十幾萬元。李斌多次表露出蔚來的市場是要切割同價位的油車用戶,而如今推出ET5,還是要在同類電動車里卷出一片更有性價比的市場。

ET5發(fā)布時,蔚來就已經把自己的身位放在了小鵬P5、吉極氪001這些造車新勢力中間,被用戶拿來互相參照和比較。而ET5能不能替扳回一城,還要等到明年9月之后,而市面上同類車已經先賣了半年之久。

一切糾結的根源還在于定價。一位車主給Tech星球算了筆賬,“每個月980元/1480元的月租電池,其實費用不菲,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按照三年期定期3.8%計算復利,以5年的換車周期來算,5年后支付的總的租金現值分別為5.3萬和8萬,用車時間更久成本更高,而未來沒有電池的電車,則面臨如何在二手車市場出售的難題,只能再將車賣給蔚來?!?/p>

另一位車主也有同樣的顧慮,“去試過蔚來家電車,租電池和換電感覺很新穎。但回來后一想,換電車的動力來自省錢,可是車價、租電池、未來置換的價格,跟買了臺40來萬的油車基本一樣,電動二手車可能更不值錢一些?!?/p>

而ET5新車型20多萬的價格,會不會拉低蔚來的高端定位?蔚來曾經要走的是高端路線,而如今又當打起“性價比”的牌,還將要面對市場認不認的難題。在定位上,李斌把ET5定位為入門款車型,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幾年,不可能會有這款車更低的價格。但目前,一方性價比,一方割韭菜的焦灼,如果不好賣,蔚來還有招嗎?


自家孩子打架,兩款車型左右互搏?

對蔚來而言,高端路線搖擺之外的另一個問題,也已經顯露出來。

很多原先預定了蔚來ET7的車主,正在“倒戈”ET5,ET7與ET5價格相差12萬元,但配置卻被認為不足拉開如此差價。而交付時間差僅相差半年,不僅給自身帶來產能壓力,也讓消費者陷入兩難選擇

蔚來將如何面對自家兩款車型左右互搏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哪個有出息都行啊”,在發(fā)布會后,李斌在采訪中這樣答道。

但這其實回避了在定位上的模糊。此前Tech星球曾報道,蔚來為了挽回銷量競爭劣勢,會推出低端子品牌,由分公司獨立運作。此次,追問子品牌的進度,李斌避而不談。而作為入門級別的車型,未來會不會再出現,和定價更低的子品牌“內斗”,也是一個潛藏的漏洞。

如果要用32.8萬的裸車價定位,選配后的落地價則在34-35萬,從這個角度考慮ET5,區(qū)間價格就沒那么大競爭力了,ET5是一輛尺寸B級的小轎車,空間、尺寸都不如同價位,更大的一些車型如Model Y、理想one、小鵬G9、P7。

“我們并沒有把銷量看那么重,真正讓我們緊張的是用戶越來越多、員工越來越多,怎么能通過閉環(huán)讓我們的服務提升起來,先把滿意度提升起來”,李斌說。

不過,這又把蔚來帶入了另一重困境中,因“性價比”不斷增加的用戶,能不能享受到不打折的用戶服務中去。年初,蔚來只有7000多人,而如今已經有16000人,其中有一半多的員工是非技術型服務人員,而未來,服務體系是否也要隨著用戶量的增長而不斷增長,最終讓蔚來陷入龐大的重模式中。今年的產能交付已經堪憂,不免讓人擔心,蔚來會不會還有第二次危機。

在銷量焦慮之下,猶豫的蔚來最終選擇了放棄高端路線,推出主打性價比的ET5,但這個決定來得有些遲到?,F在闖入紅海,競爭沒了先發(fā)優(yōu)勢,還和自家的ET7車型存在沖突,甚至可能沖擊了曾引以為傲的服務。

在2019年底的危機中喘息過來的蔚來,此后的每一步似乎都沒踩準在節(jié)點上,這一次能否踩對步調節(jié)奏?

閱讀全文>>

今年的冬天來的似乎有點兒急促,多地城市為了給市民營造溫暖生活,紛紛通知提前供暖。室內的溫暖尚有暖氣來守護,可到了室外環(huán)境,凜冽如刀的寒風直把人凍的懷疑人生,人們紛紛翻出擱置許久的羽絨服傍身御寒,而那些沒有羽絨服的朋友,到了商場之后直呼“今年羽絨服好貴!”

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羽絨服平均單價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由452.6元漲到596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66%,今年的你或許應該感謝去年買了羽絨服的自己。

羽絨服漲價原因系與原材料鵝絨、鴨絨價格上漲有關,但不久前一則“如何看待波斯登推出萬元羽絨服”的話題沖上熱搜,許多國內消費者驚訝表示:什么時候國產羽絨服價格也上萬了?


羽絨服市場的“追漲殺跌”

當下的羽絨服界,產品售價超過萬元似乎已經不再是件新鮮事,除國民品牌波司登之外,國外品牌方面如加拿大鵝(Canada Goose)、盟可睞(Moncler)和始祖鳥(ARCTERYX),這些品牌萬元的售價已經成為常態(tài),并且,這些羽絨服款式廣受消費者喜愛。

2018年,加拿大鵝在北京三里屯的旗艦店開張,據當時的報道稱,店外約有30多人在排隊,要排隊約30分鐘才可入店。高昂的售價似乎并未打擊到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一名30多歲的北京女市民說,自己花7000元買了一件羽絨服,因為之前在美國買過,覺得質量特別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加拿大鵝在國內市場的火爆程度也從假貨數量上得到佐證,走進寒冬的縣城街頭,售價過萬的大鵝似乎已經成為了“標配”。

這讓人聯想到球鞋圈的一樁趣事,前不久nike的新款球鞋“OW×AJ2”發(fā)布,依照鞋圈慣例,“Off-White+AJ”這種雙重熱度加持下的鞋款往往已經是內定“天價鞋款”,但球鞋發(fā)售之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不溫不火,價格維持在2000左右,銷量可以稱得上是慘淡。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就在網友不絕于耳的“倒閉”的評價中,這雙鞋在二級市場的價格直接原地起飛,售價直逼五千元大關,交易量也蹭蹭上漲。一位網友評論到“Aj2×Ow (¥2000)真的丑爆了,拉跨~;Aj2×Ow (¥5000)真的帥爛了!”

再回頭看加拿大鵝,鞋圈“低價無人問,漲價被追捧”的怪病似乎已經蔓延到了羽絨服市場,高價似乎成為了開啟鞋服市場的財富密碼。

究其原因,現代社會衣服已經不再是功能原始的防寒蔽體作用。在衣食住行中,“衣”的排名尤在“食”之前排在第一位,這是由于穿衣解決的不只是生理層面的需求,同時也在滿足人們的精神層面需求。

衣物除了起到蔽寒暑的作用之外,還裝飾了人們的身體和生活,并且顯示了穿衣之人的身份地位和民族信仰,如古時象征著皇權地位的龍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等,而到了現代社會,這些較為抽象的價值,則在企業(yè)的品牌力中得到體現,不同的品牌消費者之間,構成了一條完整的鄙視鏈,忽略掉構成鄙視鏈間的其它原因,以簡單粗暴的角度來看影響羽絨服品牌之間形成鄙視鏈鄙視鏈高低的原因,“價格”是最為明顯的分隔線。

回到羽絨服行業(yè)來看,無論“南極科考服裝品牌”還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這些營銷title其實都是在強化品牌的專業(yè)屬性,目的是展示品牌技術實力秀肌肉,消費者直接能感受到的是,品牌變得更專業(yè)了,產品的價格賣的也更貴了,把這個專業(yè)屬性換成時尚屬性也是同樣的效果。

在消費者喜好的驅使下,羽絨服企業(yè)走上了高端化、專業(yè)化、時尚化的發(fā)展之路,產品價格也開始一路登高。


暢銷72國的波司登,被困在“羽絨服”和內地

前文提到的波司登售價達到萬元的“登峰”系列,在產品發(fā)布會上波司登提到:“波司登在1998年和2019年兩次助力中國登山隊問鼎珠峰,21年間不斷精進羽絨服技術,這次發(fā)布的登峰系列各方面達到行業(yè)頂配,為中國品牌有如此突破感到驕傲?!?/p>

波司登把“珠峰”“登山”等關鍵詞與產品結合,強化消費者對波司登品牌專業(yè)性的認知,以此打造品牌印象,因為在消費者的認知中,“專業(yè)”的產品也許功能一般,但價格肯定不一般,并且消費者對專業(yè)產品的售價接受度較高?!暗欠濉毕盗泄舶l(fā)布七款產品,售價高低不同,最低的是“克拉底楚里峰”價格為5800元起,最高的就是那件登上熱搜的“珠穆朗瑪峰”款,售價高達11800元。

搜索資料發(fā)現,波司登的漲價已不是一朝一夕。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以來,波司登的產品平均單價提升30%~40%,羽絨服的價位段在1500元左右。2018~2019財年,波司登1000元以下的產品銷量占比從48%下降至12%,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產品銷量占比從5%提升為24%。

可以看出,波司登對產品的銷售結構進行了調整,試圖減少低端產品銷售,逐漸向高端產品為主的方向靠攏。

事實證明波司登高端化的發(fā)展道路是正確的。據波司登2019/2020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團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21.9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7.4%;毛利大幅上漲21.7%至67.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達到了55%。

波司登通過高端化實現了品牌自救,挽回了自己在年輕消費者心目中的“中老年”企業(yè)形象,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愿意接觸了解波司登,選擇購買波司登品牌的羽絨服,其大膽的年輕化款式設計也成為了國貨羽絨服品牌的標桿,但一片繁榮的背后,波司登的隱憂也浮出水面。

波司登2019/2020財報數據顯示,波司登的羽絨服業(yè)務依然是集團營收增長的最大引擎,品牌羽絨服業(yè)務收入約為108.89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約80.5%。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的波司登依靠的是其引以為豪的羽絨服業(yè)務,但除了羽絨服之外,波司登似乎沒了別的“能打”的業(yè)務存在。依靠羽絨服業(yè)務實現雙增長的波司登也被困在羽絨服,羽絨服業(yè)務的缺點較為明顯:

一是季節(jié)性波動明顯,是門“看天”吃飯的生意,每年銷量的高低與氣溫的寒冷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有著直接關系,業(yè)務構成單一的情況下,企業(yè)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就十分有限;

二是庫存周轉問題,羽絨服市場銷量難已估算,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存在氣溫驟然回升的可能性,會間接影響到庫存周期延長,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的庫存周轉為175天,達到近5年來最高周轉天數,庫存周轉天數明顯變慢。這種情況勢必會影響到企業(yè)資金流的健康,進而影響到成本危害企業(yè)經營狀況。

另外財報數據還顯示,宣傳“暢銷72國”的波司登超過80%的銷售收入來自中國內地。當下的波司登看似風光無兩,實則隱疾難除。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繁榮之中的波司登需要著眼未來。

突破自身,方登峰頂

品牌單一和品類單一,是波司登難以實現多元化的痛點。

從傳統(tǒng)服裝售賣店的銷售方式來看,應季或者提前一個季度銷售適應季節(jié)的衣服是最常見的,這也能保障每個季度都能產生持續(xù)的收入,但相比之下,波司登作為服裝品牌中的佼佼者,卻只有羽絨服“拿得出手”,已經很難跟上市場中消費者的消費節(jié)奏。

多元化是現代消費觀念中常見的戰(zhàn)略詞匯,但波司登的多元化并不是有戰(zhàn)略就能夠實行成功。首先“波司登羽絨服”的連鎖效應已經深入人心,如果打造新的服裝類別品牌,先不說能否成功,如果新品牌降低了原品牌形象將會得不償失,這是難以多元化的阻礙。

如何在開拓新業(yè)務的同時保持羽絨服業(yè)務現有的高度,將二者有機結合相互賦能,把產品種類從秋冬向春夏延伸,通過擴張產品種類的方式突破營收規(guī)模的天花板限制,把品牌做到四季常青而非“只能過冬”。

當下來看,波司登需要做的是打破自身的品牌形象桎梏,在品牌力方面強化消費者在非羽絨業(yè)務上的認知,如借助羽絨服的透氣抗水面料先涉足春秋產品市場,將其羽絨服在消費者端高端化的品牌形象,通過使用相同材料的方式,對其他季節(jié)產品進行賦能和信任背書,“解構”專業(yè)羽絨服的固有印象。

長遠來看,波斯登的未來在于突破自身,打破長久以來在消費者端存在的固化認知;短期來看,沉浸于羽絨服市場的波司登可以通過打開海外市場的方式實現營收規(guī)模瓶頸的突破,加拿大鵝、The North Face等海外品牌可以打開中國市場,相信波司登同樣可以在海外市場站穩(wěn)腳跟。

閱讀全文>>

當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可謂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造車新勢力大軍,從過去的星星之火,已經發(fā)展到如今的燎原之勢,11月份的銷量數據顯示,目前已有四家新勢力挺進“月銷萬輛俱樂部”。

新勢力內部的競爭格局也在屢次發(fā)生變化,最初的格局為“蔚小理”,10月份的格局變?yōu)椤靶∧睦怼备窬郑?1月份的格局又演變?yōu)椤靶±砦怠薄?/p>

01小鵬續(xù)寫第一

小鵬汽車的交付量在繼9月份破萬后,10月份繼續(xù)破萬,成功問鼎,11月份繼續(xù)一路高歌猛進,續(xù)寫第一,并且成為首家單月突破1.5萬輛的造車新勢力。

小鵬汽車2021年前11個月累計交付量82155輛,同比增長285%。截至2021年11月底,歷史累計交付量超過12萬輛。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預測,第四季度可能銷量峰值1.5萬輛/月,如今已經提前完成這一目標。

小鵬的發(fā)展勢頭屬于穩(wěn)中求進:3月突破5千、6月破6千、8月破8千,9月破萬輛大關,10月繼續(xù)破萬,11月份破萬五,盡管10月的銷量相比9月下降了2.6%,但依然摘得銷量桂冠,實屬不易。

小鵬汽車連續(xù)奪冠與其獨特的產品矩陣效應息息相關,在11月份,小鵬旗下的P7交付7839輛,環(huán)比增長30%;G3系列產品交付5620輛,環(huán)比增長54%;10月啟動規(guī)模交付的P5,交付2154輛。

小鵬汽車于2021年11月份在廣州車展上發(fā)布第四款全新車型——智能旗艦SUV小鵬G9。這款旗艦SUV是小鵬第一款面向全球市場開發(fā)的旗艦車型,采用了X-EEA 3.0電子電氣架構和800V高壓SiC平臺,并將搭載XPILOT 4.0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計劃將于2022年三季度開啟交付。

業(yè)績方面,小鵬汽車2021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約為57.2億元,同比上升約187.4%;毛利約為8.2億元,同比增長約796.7%;毛利率約為14.4%,較2020年同期上漲近10個點,凈虧損約為15.95億元,同比增長約38.8%。

當然,關于該季度虧損擴大,主要是由于成本投入上升,其中包括當季小鵬銷售成本環(huán)比上升近 50% 至 49 億元,研發(fā)費用環(huán)比上升 46.4% 至 12.6 億元,不解其意的文章不禁對小鵬汽車一番戲謔——車賣的多,虧得也多。


02理想:首度邁入萬輛俱樂部

理想汽車也于11月首次邁入“月銷萬輛”俱樂部。11月,理想汽車交付了13485輛理想ONE,同比2020年11月增長190.2%。2021年1-11月,理想汽車總交付量達76404輛。自交付以來,理想ONE累計交付量已達110001輛。

在10月份時,理想汽車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沈亞楠就表示,理想ONE 10月份新增訂單數量超過1.45萬單,如今在11月份交付量上得以體現出來。

沈亞楠還透露:“關于產能計劃,目前我們的工廠產能基本能夠滿足每月14000輛的需求,主要的挑戰(zhàn)還是在芯片短缺。如果當前的芯片短缺問題能夠得以解決,我們預計,明年春節(jié)后工廠的產能將有望爬坡至15000輛/月。”

業(yè)績方面,理想汽車公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經審計季度財務業(yè)績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收入總額為人民幣77.8億元,較2020年第三季度25.1億元增加209.7%,較2021年第二季度50.4億元人民幣增加54.3%。

2021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的毛利為18.1億元,同比增加264.8%,環(huán)比增加90.2%。2021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為23.3%,而2020年第三季度為19.8%,2021年第二季度為18.9%,盈利能力逐漸增強。

關于未來的展望,理想汽車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量為3萬~3.2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107%~121.2%,進而實現88.2億~94.1億元的收入。


03蔚來:復原而歸

11月份的蔚來汽車可以說是鎩羽而歸,重返榮耀。

繼9月份新車交付量首次“破萬”之后,10月的蔚來銷量來了一次“腰斬”,只有3667輛。對于交付量大幅下滑的原因,蔚來汽車官方表示,從9月底到10月中旬,江淮蔚來合肥制造基地生產線進行階段性升級以及缺芯問題,因此生產受到影響。從10月下旬起,已逐步恢復生產。

11月蔚來汽車銷量再次“破萬”,看來生產線的升級已經順利落地,明年的ET7車型的交付有了保障,這對蔚來來說又是一大砝碼,一大期待。

蔚來汽車11月新車交付量達到10878輛,同比增長105.6%。環(huán)比增長196.65%,刷新月度交付紀錄。2021年1-11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80940臺,同比增長120.4%,自交付第一輛車到11月底,歷史累計已交付156581臺。

蔚來目前在售的車型為中大型 SUV ES8、中型 SUV ES6 、轎跑級SUV EC6,ES8前三季度的銷量為14367輛,ES6前三季度的銷量為29294輛,EC6前三季度的銷量為22734輛。隨著明年一季度ET7的上線交付,蔚來汽車的銷量或將引起一番小浪。

業(yè)績方面,蔚來汽車第三季度營收為98.053億元,同比增長102.4%,毛利潤為19.932億元,同比增長240.3%,環(huán)比增長26.6%,毛利率為20.3%,而2020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12.9%和18.6%。

2021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凈虧損8.353億元,較2020年第三季度減少20.2%,但較2021年第二季度增加42.3%。

造車新勢力的三家上市公司盡管都在虧損,但隨著銷量的進一步釋放提升,規(guī)模經濟效應發(fā)揮開來,凈利潤由負轉正是指日可待之事,畢竟特斯拉就是這么過來的。


04 哪吒:第一梯隊的新成員

2021年以來,哪吒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一直都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大亮點,無論是銷量還是增速,都算得上新勢力中的黑馬,如今哪吒汽車算得上是第一梯隊的新成員了,成功“破萬”,也讓哪吒成為了第四家單月銷量過萬輛的新勢力車企。

哪吒汽車一直憋著一股勁兒,從2021年1月份2195輛,到如今11月份的10013輛,哪吒用不到一年時間,完成了銷量破萬,并已連續(xù)10個月創(chuàng)新高,如下所示:

誰說10萬元以下就不能造智能汽車的?哪吒汽車就做到了。

11月,7萬級智能科技艙——哪吒V Pro精智上市,見證了“10萬元也能造智能汽車”。哪吒V Pro在智能、安全、動力、服務四大方面實現煥新升級,成為10萬元內真正的智能純電SUV,為用戶帶來更加全面的智慧出行新體驗。也正是在哪吒V Pro的助力下,哪吒V系列車型11月交付7027臺,創(chuàng)下上市以來最高月交付紀錄,總交付量達到47399臺。

11月,在2021年廣州國際車展期間,哪吒汽車重磅發(fā)布了“山海平臺”。作為全棧自研的智能安全汽車下一代平臺,集高安全、高拓展性、高智能以及環(huán)境友好于一身,將助推新能源汽車邁向新的高度。山海平臺的發(fā)布,進一步強化了哪吒汽車在智能化技術方面的實力。作為山海平臺的首款車型,B級數字電動轎跑哪吒S,將計劃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2021年8月,哪吒牽手華為,在汽車智能化領域展開合作;10月,哪吒完成D1輪40億元融資,由360集團領投20億元,目前360已累計投資哪吒29億元;11月8日,哪吒又宣布寧德時代將參與公司D2輪融資。

至此,名不見經傳的哪吒已集齊華為、寧德時代兩大巨頭加持。目前哪吒汽車正在考慮IPO,赴港或瞄準科創(chuàng)板兩者都有可能。


05零跑與威馬:二梯隊的排頭兵

除了以上四家成功破萬的新勢力車企外,零跑汽車和威馬汽車則以5628輛和5027輛的月銷量分列造車新勢力11月銷量榜單第五、六位,成績均創(chuàng)品牌各自單月銷量紀錄。

零跑汽車11月份交付量達5628輛,同比增長236%,2021年1-11月累計交付量達44013輛。零跑汽車方面表示,因行業(yè)芯片短缺以及工業(yè)限電,對部分供應鏈產能帶來一定程度影響。

訂單量搶眼是零跑汽車的一大優(yōu)勢,只可惜供應鏈產能不給力導致其沒有在銷量上開花結果。

零跑汽車在2021年1-11月的累計訂單量約為7.36萬輛,已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其中,零跑11月訂單量達16310輛,可以看到,零跑的訂單量相當不錯,只是供應鏈產能吃緊限制其交付量。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零跑汽車的供應鏈產能完善后,那么零跑會不會成為第五家月銷萬輛的新勢力車企呢?

原本位于第一梯隊的威馬汽車11月總交付量為5027臺,同比增長66.6%,成績也相當不錯。

2021年1-11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達39095輛,同比增長96.4%。最近一段時間,威馬主要在產品和資本市場兩方面發(fā)力,以期加速回歸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

在新產品方面,10月威馬汽車正式亮相旗下首款純電轎車――威馬M7,前不久的廣州車展則是該車首次亮相,新車計劃于2022年量產交付。

在資本市場,12月1日威馬汽車宣布D2輪融資已獲得1.52億美元。其中,中國知名高端房地產企業(yè)雅居樂集團領投1.4億美元。這是繼今年10月初獲得超3億美元D1輪融資后,新的一輪融資順利落地。

市場風起云涌,瞬息萬變,新勢力的銷量座次頻頻更改,眼看年關已近,誰能夠摘取2021年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桂冠,拭目以待。

閱讀全文>>

創(chuàng)業(yè)視頻
更多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0017053號-1
安徽螢火點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栢悅中心2412室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1-63844003舉報郵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