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久久免费视频|午夜成人性爱视频|无码高清东京热成人91白丝网站|东京热最新地址99|手机看片AV短片|伊人在线综合视频|美美女一级黄片免费视频|本田岬无码破解版|亚洲精品巨爆乳无码|日本加勒比不卡久久

共享充電寶

雖然共享充電寶被頻繁詬病“漲價”“越來越貴”,但身后的企業(yè)卻一直深陷虧損的泥潭。

近日,怪獸充電發(fā)布的最新財報引發(fā)關注,2022Q3繼續(xù)虧損,錄得凈虧損9575萬元。這意味著,這個頭頂“共享充電寶第一股”之稱,且是業(yè)內唯一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yè),已經連續(xù)五季度虧損??偟乃阆聛恚?5個月里,怪獸充電總共虧損了將近5.25億元。

共享充電寶是2017年前后伴隨“電量焦慮”而興,后把踩空共享單車風口的眾資本“收入囊中”。2019年,各企業(yè)先后表明“始于共享充電寶,但不止于共享充電寶”的決心,意圖“一次渠道,多次售賣”,掘金新零售賽道。

然而,時至今日,礙于行業(yè)本身壁壘不高,在核心點位稀缺的情況下,無奈演變成了一場競相抬價,繼而透支利潤的點位爭奪戰(zhàn),共享充電寶企業(yè)究竟虧在了哪?

1 4年漲價8倍

共享充電寶引發(fā)的爭論從未平息過。

早年間,資本和創(chuàng)業(yè)者爭論的是,基于消費者“電量焦慮”且默認“手機電池技術短期不會有突破”的共享充電寶,是否是偽需求。近些年,消費者吐槽不斷的則是,到底誰給了共享充電寶不斷漲價的底氣。

消費者林麗婷自稱“用電大戶”,手機經常被用沒電,她依稀記得,剛用共享充電寶那會兒,大概0.5元/小時,價格還能接受,因此“每次租用,盡量把電充滿再還”。2021年前后,她開始注意“30分鐘”“60分鐘”這些時間節(jié)點,通常還差兩三分鐘就往機柜方向走,決不超時1秒。

林麗婷變得分秒必爭,原因很簡單,共享充電寶漲到了她覺得“不值當”的價位,大多數時候3~4元/小時,甚至有些機柜超過60分鐘按兩小時收費。

林麗婷向市界算了筆賬,過去半年,她至少花100元向美團、怪獸充電等平臺買過“高價電”,有“充電2小時54分鐘扣費15元”的,也有“充電44分鐘付款4元”的。不久前,林麗婷直接趁“雙11”花115元入手了一款5000毫安的充電寶,“以后再也不用高價買電了”。

消費者馮倩則告訴市界,在她看來,共享充電寶不只是單純的貴,而是“又累贅又貴”。一次,馮倩和朋友在商場吃飯、看完電影,離開后才想起共享充電寶還在兜里揣著,那會兒已是凌晨。

緊接著,她先是花一小時找到同品牌的柜機,又捯飭十幾分鐘給機柜插上電,才終于把共享充電寶給還了。一番折騰下來,馮倩的手機顯示扣費24元,而她躺在寢室的用了三年的充電寶,當初也不過才59元。

自2017年獲資本蜂擁入局,2018年頻繁卡點擴張以來,共享充電寶近些年“貴”得有目共睹。

2019年左右,“共享充電寶漲價”相關新聞已經開始見諸報端。報道里提及,部分熱門點位的收費標準已經到了5元/小時。彼時,由于漲價并非常態(tài),也就沒有引起大規(guī)模討論。

到了2021年,隨著“共享充電寶又集體漲價了”“景區(qū)充電寶1小時10元”“共享充電寶每小時從1元漲至4元”等話題先后登上微博熱搜榜,共享充電寶便開始頻繁因為漲價被置于鎂光燈下。

相關話題下,有消費者表示商圈和醫(yī)院等場所已經到了4元/小時,酒吧夜店收費高達10元/小時,也有消費者稱自己因為沒及時歸還共享充電寶,一天花了99元,相當于買了個充電寶。

但其實共享充電寶的用電并不貴,此前就有商戶透露,一臺6口充電寶機器的功率為120W,商業(yè)用電一度收費1.2元,按照“功率×用電時間×用電單價×千瓦時”的計算方法可得,一臺機器每天的耗電量不到4元。再對比其4元/小時的收費標準,妥妥的暴利生意。

面對消費者質疑,有企業(yè)曾用“缺錢”來回應,表示搶占市場需要花錢補貼。也有業(yè)內人士分析,企業(yè)上市在即是漲價的重要推手,“經過一輪跑馬圈地后,相關運營企業(yè)需要通過提升價格來獲取好的收益和回報”。

不久后,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出面干預,2021年8月,各品牌的租借平均價格被控制在了2.2~3.3元/小時,標價在每小時3元及以下的機柜占比69%~96%。

誰曾想,一年時間不到,各共享充電寶企業(yè)的“漲價DNA又動了”。有媒體統(tǒng)計,2022年以來,各大平臺的收費標準已經到了4元/小時,較之最初的0.5元/小時足足翻了8倍。2022年10月31日,一則“網曝共享充電寶1小時扣費99元”的熱搜詞條又再次將輿論槍口對準了共享充電寶。

2 15個月虧掉5.25億

4年漲價8倍的生意,卻沒有換來身后企業(yè)的亮眼業(yè)績。相反,連連虧損卻成了常態(tài)。

盡管被質疑“偽需求”,甚至被大佬斷言“做不起來”,但以2018年為時間節(jié)點,共享充電寶還是一度盈利的。

當年,行業(yè)在經歷資本清洗、一輪洗牌過后,基本形成了以街電、小電、來電和怪獸充電為主的“三電一獸”格局。緊接著,已完成4輪融資的小電宣布盈利。次年,怪獸充電宣布實現盈利,隨即又完成兩輪融資。

2021年4月,怪獸充電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招股書顯示,其2019年和2020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066億元和1.126億元。上市當天,怪獸充電創(chuàng)始人蔡光淵形容共享充電行業(yè)為“千億賽道”,稱行業(yè)還存在很多空白點待探索。

誰曾想,怪獸充電甫一上市,業(yè)績便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2021年11月底,怪獸充電公布當年三季報,凈虧損7944萬元。隨后,便持續(xù)錄得虧損:2021年Q4虧損6848萬元,2022年Q1虧損9641萬元,2022年Q2虧損1.845億元,2022年Q3虧損9575萬元。

總的算下來,15個月里,怪獸充電總共虧損了將近5.25億元。

作為賽道里唯一登陸資本市場的玩家,怪獸充電的經營數據是外界窺見行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窗口??紤]到怪獸充電有小米系資本和供應鏈加持,且在全國布局的點位數居于行業(yè)前二,其虧損也被不少人解讀為“代表了行業(yè)的經營困境”。

從某種程度上看,事實也的確如此。2021年4月,小電科技曾從創(chuàng)業(yè)板改道港交所謀求上市。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其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1.37億元以及-1.04億元,以虧損為主。

此后,盡管小電科技沒有更新數據,招股書也顯示失效,但2022年年初的裁員傳聞,還是被外界解讀為在“減輕資金壓力,提升盈利可能性”。

與此同時,“三電一獸”的另外兩個主角 —— 街電和來電,日子也不太順利。2021年,街電和同為共享充電寶賽道的搜電合并,成立新公司竹芒科技。自合并后,街電逐漸被邊緣化,竹芒科技則忙于副業(yè),推出口罩機、體溫檢測儀等,試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來電科技則是被國有化后,內外交困,僅2022年便多次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執(zhí)行標的總金額超9000萬元。

3 究竟虧哪兒了?

從先后宣布盈利到集體陷入經營困境,共享充電寶到底為啥虧錢?對于外界的這一疑慮,公司老板們默契地選擇了“歸咎于疫情影響”。

怪獸充電董事長蔡光淵多次在財報發(fā)布后表示,疫情使得消費者旅行受限,辦公場所和設施臨時關閉,最終導致公司GMV下滑。小電科技也曾在招股書中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每日平均訂單量大幅下降。

疫情導致線下客流減少,的確會對依靠線下消費場景的共享充電寶影響頗大。但歸根結底,這只是行業(yè)虧損的加速器,而非根源。

一個細節(jié)是,小電科技雖然在招股書中屢次提及疫情的負面影響,但同時也表示,公司在采取一系列補救措施之后,訂單量水平已經恢復到了“過往業(yè)績記錄期間的高位”。2018年至2020年,其營收也不斷增長,分別為4.23億、16.36億和19.11億元。

(圖源:小電科技微信公眾號)

怪獸充電同樣如此,其2019年至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20.22億、28.09億和35.85億元,且線下“移動設備充電業(yè)務”的營收占比始終處于高位,分別為95%、96.5%和96.37%。

考慮到共享充電寶業(yè)務本身是高毛利生意,毛利普遍在80%上下浮動,“怪獸充電們”的增收不增利,甚至是持續(xù)虧損,或許得從費用方面找原因了。

在行業(yè)熱議“共享充電寶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的2017年,《騰訊創(chuàng)業(yè)》曾連發(fā)4篇系列報道,測算出充電寶“僅通過租金收入,4個月便可回本,成本利潤率最高可達85%”。投資人朱嘯虎也曾表示,共享充電寶主要是有成本優(yōu)勢,“基本兩三個月就可以回本”。

雖說彼時各方聲音都稱共享充電寶盈利模式清晰,關鍵在于迅速鋪開業(yè)務、形成消費者習慣,但幾乎所有測算都默認了一個前提,即進入商場的租金成本非常低,甚至有些商場和商家會免費讓進入。

也就是這被大多數人忽略的“渠道的價值”,成了日后吞噬各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利潤的根源。

從某種程度上看,共享充電寶行業(yè)做的是一門地推生意,對象是掌握人流量的場所,如飯店、酒店、ktv等。對于這類場所或商家而言,選擇權和議價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里,共享充電寶企業(yè)要想分杯羹,得“競價”入場,價高者得。

為了搶占好的點位,各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不僅需要高價供養(yǎng)龐大的業(yè)務拓展團隊,就連支付給商家的入場費和分成費也日益水漲船高。

小電科技曾在招股書中披露,業(yè)務拓展人員有4919人,占比82%,對應的“雇員福利開支”就達到了3.68億元。與此同時,2018年至2020年,公司支付給商家的分成費用分別為1.00億元、5.74億元和7.10億元,進場費分別為0.04億元、1.41億元和3.03億元,均呈現迅速攀升的態(tài)勢。

怪獸充電的處境也大差不差。東方證券研究所曾在報告中指出,怪獸充電的營銷費用主要用于商家激勵、地推人員薪酬、代理商傭金三個方面。其中,怪獸充電支付給商家的入場費和傭金約為50%到70%,支付給代理商的傭金更高,為75%到90%。

2021年9月,還傳出過小電、街電、怪獸充電等多家企業(yè)“爭搶”環(huán)球影城入駐資格的新聞,最終,怪獸充電以700萬元的入場費成功將環(huán)球影城拿下。

對應到財務數據上,2021年Q3,也就是怪獸充電由盈轉虧的當期,其銷售和營銷費用就達到了8.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3.8%。根據剛剛披露的2022年Q3數據,怪獸充電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達到了92%。

換句話說,一眾共享充電寶企業(yè)更像是“打工人”,終日辛苦拓業(yè)務掙錢,但到頭來,收入的絕大多數進了“房東”口袋。從目前來看,這種“替房東打工”的趨勢一直沒有根本改善。

4 中場還是終點?

時間倒撥回2017年。當年,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乘資本東風而起,40天內就發(fā)生了11筆融資,35家機構共同投出了12個億。甚至于,共享充電寶被冠之以“to VC”的名頭。

資本不是瘋子。彼時的普遍觀點是,機構之所以追捧共享充電,很大程度上是“有模式可參考”。這里的參考模式,指的是共享單車。紅點中國合伙人張涵解釋稱,“當一個新項目有對標模型的時候,資方對項目的理解和調整都會更快、更容易”。

而對于行業(yè)玩家而言,大家也面臨幾重賭注:手機電池技術短時間內不會有重大突破、消費者出門不帶充電寶的使用習慣可以被養(yǎng)成,且企業(yè)無需為小場景支付場租費。

從目前來看,“無需為小場景付費”的賭局幾乎以失敗告終,手機快充技術的發(fā)展也在逐漸動搖賭注的前兩條。對于各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而言,唯一確定的,是已經卡位的數以十萬計的點位,這是行業(yè)經過資本清洗、行業(yè)洗牌后的“中場”結局。

根據《2022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y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H1,由街電和搜電合并而來的竹芒科技共布局了超過167萬個點位,小電科技的點位數超過50萬個。怪獸充電2022年Q3財報則顯示,其點位數已經達到了95.6萬個。

而這些確定的數以十萬計的點位,則承擔了各家企業(yè)布局新業(yè)務,尋找新增長點的重任。

事實上,盡管都是入局共享充電寶賽道,但企業(yè)的出發(fā)點各異,或者說都是“始于共享充電寶,但不止于共享充電寶”。早年間,上海某共享充電平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其初衷主要是為旗下的游戲公司導流。

2020年初,美團點評重新發(fā)力共享充電寶業(yè)務,甚至開出了“商家不需要任何費用,即可免費接入”的條件。彼時,美團內部人士對外說,美團做充電寶,掙錢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想“把美團的線上流量帶到線下,提升APP日活和品牌影響力”。

甚至于,近些年疲于點位之爭的“三電一獸”(后隨著搜電和街電合作,形成“小竹獸”格局)也一直在盤算著如何將點位轉換成資源,對已經鋪設的渠道進行二次開發(fā)。

2019年8月,曾發(fā)生過多家共享充電寶品牌入局電子煙,爭奪線下渠道“第一波紅利”的局面。彼時,小電科技率先生產并小范圍投放過一款名為iCool小爽的自動售煙機設備,意圖“一套人馬維護兩個業(yè)務”,提高公司收入和用戶活躍度。

同年,某共享充電寶頭部品牌的融資計劃書流傳出來,該計劃書多次提及新零售,稱正在試圖“搭建以共享充電寶為核心的下沉渠道,然后進行其他品類的渠道復用,如禮品機、智能零售柜等等”。

也是在這一年,街電COO何順表示,希望將共享充電寶作為一個線下入口,以此為基點去做電商、提供商家端的服務等,“這些才是未來真正能夠帶來豐厚回報的業(yè)務”。

(圖源:街電科技微信公眾號)

看起來,各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從一開始就打定了“一次渠道,多次售賣”的主意,但礙于行業(yè)本身壁壘不高,在核心點位稀缺的情況下,無奈演變成了一場競相抬價,繼而透支利潤的點位爭奪戰(zhàn)。

與此同時,一眾企業(yè)也在盡力利用已有資源變現,如竹芒科技開拓電單車共享充電樁、智能零售貨柜等新業(yè)務,怪獸充電通過私域流量孵化白酒品牌,小電在招股書中透露要進軍短視頻領域。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對于各家企業(yè)而言,為今之計只剩下“熬”,待競爭對手倒下,才能“剩者為王”?;蛟S,只有等到那時候,其“一次渠道,多次售賣”的構想才能毫無保留地付諸實踐。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閱讀全文>>


上市募資擴張、整合重組讓強者越強,頭部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上市、合并、擴張一系列動作加速了市場的洗牌。

2021年的共享充電寶行業(yè)很熱鬧,怪獸充電成功上市、小電科技二戰(zhàn)港股、街電與搜電合二為一,頭部市場格局從“三電一獸”變成由怪獸充電、竹芒科技(街電與搜電母公司)以及小電科技組成“小竹獸”。

共享經濟退潮趨勢下,共享衣櫥、共享雨傘一改往期高增長姿態(tài)走起了下坡路。雖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頑強的活了下來,但共享充電寶賽道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之間的戰(zhàn)爭也還未到終局。


退潮

風來之時,共享充電寶企業(yè)沉浸于資本游戲的狂歡之中;風過之后,不少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又迷失于“錢途”之中。

彼時,共享經濟風口越卷越大,在用戶需求和資本的雙助力下,共享經濟市場規(guī)模也順勢實現了爆發(fā)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涌入共享充電寶賽道,催生了怪獸充電、小電科技、竹芒科技等行業(yè)小獨角獸。

如今,共享經濟風口落下、流量紅利消散,進入存量市場的共享充電寶企業(yè)比拼起資產、規(guī)模、產品、價格和服務,頭部平臺加快吞噬尾部平臺市場份額,行業(yè)形成了多強格局,但企業(yè)之間的較量、廝殺還在繼續(xù)。

需要注意的是,共享充電寶企業(yè)的瘋狂擴張伴隨著口碑的崩塌,未來的路必然更加泥濘難行。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小電科技的投訴量達到了20770條,怪獸充電的投訴量已經達到10111條,并且投訴量日益增長,主要的投訴原因包括機器故障、亂收費、客服不作為、好借難還等等。

與此同時,伴隨著長期增利不增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紛紛選擇提價,而漲價結果是價格超用戶心理預期。

網絡公開數據顯示,共享充電從最初的1元/小時漲到后來的2-3元/小時,另外一二線城市普遍高至3-6元/小時,分場景特殊提價,部分景區(qū)每小時的價格甚至高達8-10元。經市場調整,目前各品牌平均價格為2.2~3.3元/小時,標價在每小時3元及以下的機柜占比69%~96%。

內部問題:漲價被吐槽,不漲價資金壓力大,共享充電寶企業(yè)靠融資擴張何時是個頭?

外部問題:“一哥”的位置格外搶手,比點位、拼資本、爭盈利,“小竹獸”三巨頭的戰(zhàn)火延伸至方方面面,共享充電寶市場戰(zhàn)歌悠長。


拼資本

說共享充電寶市場風口是資本用金錢堆砌出來的一點也不為過。

共享經濟誕生初期,共享充電寶是最火的投資風口之一,紅杉、騰訊、IDG、金沙江創(chuàng)投、高瓴資本等知名機構相繼入局。此外,共享充電寶曾是諸多創(chuàng)業(yè)者心儀的行業(yè),巔峰時期全國涌現出上百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

以融資數額為界,怪獸充電無疑是站在頂端的一位。

2017年成立以來,怪獸充電先后獲得6輪融資,總金額高達25.56億元人民幣,遠超其他充電寶品牌,而且投資方包括小米集團、高瓴資本、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獲數輪融資讓充電怪獸具備了擴張的資本。

小電、街電和來電緊隨其后。網絡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小電、街電和來電分別獲得融資5.6億、4億和1.32億元,均排名前五。

在燒錢搶市場的階段,融資數額的多少幾乎決定了企業(yè)的市場份額。據天風證券統(tǒng)計,2020年怪獸充電以34.4%的市場份額位列共享充電行業(yè)第一,街電與小電分別以22.2%,17.0%的市場占有率排第二、第三。

多輪融資后上市成為必然選擇,怪獸成功登錄納斯達克成為“共享經濟第一股”,小電科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未果改道赴港。而今融資之爭落下帷幕,怪獸充電憑借陣營強大的“投資天團”和數額龐大的資金拿下了行業(yè)第一,占上風。


比點位

在借資本之力擴張的路上,街電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2021年4月,街電與搜電宣布合并母公司命名為“竹芒科技”并組建起充電寶事業(yè)群。街電與搜電,一個市場份額僅次于怪獸充電,另一個是第二梯隊的佼佼者,兩者合并后商戶點位數量加倍。

商戶點位的地點和規(guī)模是共享充電寶營收的關鍵,人流量多的點位獲取的租賃費用越高,而點位越多、覆蓋規(guī)模越廣,帶來收益的可能性則越大。換句話說,盈利模式單一、毫無技術壁壘的共享充電寶只能靠規(guī)模取勝。

在點位規(guī)模上怪獸充電和小電落了下風。

網絡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怪獸充電的服務覆蓋82.0萬個POI(點位),“搜電充電”和“街電”背后的竹芒科技在線商鋪點位(POI)合計突破百萬。此外,從商戶點位角度而言,2021年上半年前三排名為竹芒科技、怪獸充電和小電科技。

一來,街電直營、搜電代理,兩種模式并行有利于短時間內快速擴張和多元模式創(chuàng)收。直營模式下企業(yè)需要負責生產、選點、維護前期成本較高而且自負點位盈虧,代理模式下企業(yè)僅是將設備銷售給代理商,靠收取平臺服務費獲益。

二來,雖然怪獸、小電也開始走“直營+代理”道路,但美團入局后市場競爭加劇,它們與竹芒科技的商鋪點位數仍存在差距。據《共享充電寶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怪獸、小電、美團等紛紛轉型加碼代理模式。

總之,竹芒科技、怪獸充電和小電科技的“點位之爭”,竹芒科技取得階段性勝利。未來,共享充電寶品牌增加鋪設點位數量和豐富一二線乃至三四線城市覆蓋場景類型,可有效觸達更多用戶促進業(yè)績的增長。


爭盈利

共享充電寶市場環(huán)境日殊月異,燒錢大戰(zhàn)后如何留住用戶?提高用戶付費率實現持續(xù)盈利?依舊是一大考驗。

怪獸充電是為數不多實現連續(xù)五季度盈利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其營收來源包括共享充電服務、充電寶銷售服務、其他業(yè)務(主要包括廣告服務),共享充電服務營收占大頭。

怪獸充電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共享充電服務依然占據了96.2%的營收,而充電寶銷售服務營收2740萬元,占比僅為2.9%,同比增長14.0%;其他業(yè)務收入(主要包括廣告服務)營收達720萬元,占比為0.7%,同比增長47.5%。

只不過,怪獸充電的盈利“神話”已被中止。怪獸充電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怪獸充電三季度營業(yè)收入為9.3億元,同比增長0.6%;三季度凈虧損7940萬元(合1230萬美元),二季度凈利潤為1720萬元,環(huán)比下降561%。

怪獸充電官方表示,盈轉虧的原因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其他地區(qū)各場景的人流量也有顯著的下降,對于共享充電的需求也隨之減少。

事實上,怪獸充電近幾年的凈利潤率呈下滑趨勢,盈轉虧早有預示。據網絡數據顯示,2019年其凈利潤率為8.2%,而2020這個數字是2.7%,到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率僅有1.28%,本季度則為-8.5%。

共享充電寶市場競爭加劇、品牌成本壓力增加,小電科技的情況也不樂觀。小電科技招股書顯示,共享充電寶業(yè)務近三年來分別貢獻了營收的97.8%、98.8%以及97.3%,而2019年尚且盈利1.37億,到2020年就虧了1.04億,盈利能力不穩(wěn)定。

街電未與搜電合并前就公布了盈利的消息但具體數額并未透露,竹芒科技也并未透露更多的盈利情況消息。

在共享經濟走下坡路的階段,竹芒科技、怪獸充電和小電科技都過得艱難。一是共享充電寶依靠押金的利息、充電寶租金、廣告來創(chuàng)收,盈利模式較為單一,共享充電寶企業(yè)還未開拓有效的新的盈利增長途徑;是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大打“價格戰(zhàn)”消費者習慣低價消費,長久以往企業(yè)失去了市場定價權,還背負了巨額成本。

企業(yè)的經營規(guī)模一定程度上決定營收數額,而在經營規(guī)模上竹芒科技與怪獸充電已經占據先機。小電科技可操作的變量是通過精細化運營降低成本、提高毛利,在存量競爭階段獲取更大利潤。


蛻變

競爭沒有終局,共享充電寶頭部企業(yè)比點位、拼資本、爭盈利之后,戰(zhàn)火延伸至新業(yè)態(tài)。

不出意外的話,竹芒科技未來會成為一家智能硬件企業(yè)。此前竹芒科技宣布,計劃未來三年還將在共享充電寶之外,打造至少三款智能硬件主打產品。竹芒科技COO伍艷華也透露:“竹芒已在部分區(qū)域試點口罩機、無人零售、AED體外除顫儀一體機等智能硬件產品?!?/p>

以擁有百萬商鋪點位的共享充電寶業(yè)態(tài)為根基,發(fā)展智能硬件產品確實是一條可行之路,但是生產智能硬件產品既考驗技術、資金,也考驗供應鏈,還要面臨科技大廠的競爭,竹芒科技的宏偉藍圖并不容易實現。

小電科技計劃通過提供to B數字營銷服務的模式,挖掘已合作商戶的潛力。

招股書顯示,小電要與短視頻公司進行戰(zhàn)略合作,為點位的合作伙伴及其他商家提供短視頻及直播營銷解決方案,包括組織內容創(chuàng)作者制作短視頻及直播廣告;提供短視頻上傳及直播發(fā)布工具;向點位合作伙伴提供實時銷售咨詢服務。

和竹芒科技追求的重資產行業(yè)相比,小電科技為合作商戶短視頻提供解決方案的業(yè)務,成本低、門檻低、見效快但收入天花板也低,長期來看小電科技to B數字營銷服務的增長空間有限。

讓人意外的是怪獸充電做起了與互聯(lián)網服務毫不相關的白酒生意。2021年怪獸充電推出白酒“開歡”并利用線下點位資源和用戶資源進行推廣,但目前其白酒業(yè)務成效并不明顯,新財報中也并未透露白酒業(yè)務數據。

可以發(fā)現,“小竹獸”在主營的共享充電寶業(yè)態(tài)的基礎上,無限擴充吃喝玩樂等各類生活場景,進一步開拓智能硬件、TOB營銷服務等業(yè)務邊界,構建互聯(lián)網服務生態(tài)圈。也就是說依托共享經濟崛起的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將逐漸摘下共享經濟的帽子,逃離共享圈、拓展新業(yè)態(tài)化身覆蓋諸多生活服務的大型平臺。

閱讀全文>>

從大賺到虧本,共享充電寶的生意又進入拐點。

11月30日,“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公布了三季度財報數據,營收9.3億元,同比微漲1%,此前連續(xù)五季度盈利的紀錄被打破,凈虧損7944萬元。上半年招股書發(fā)布時,共享充電寶這一共享經濟“遺珠”的盈利,給外界帶來了驚喜,但沒想到這么快,怪獸充電就由盈轉虧。

今年以來,共享充電寶領域發(fā)生大變局,有業(yè)內人士將2021年視為是共享充電寶的“資本收割之年”。怪獸充電、小電科技沖刺上市,搜電街電合并為“竹芒科技”,頭部格局從“三電一獸”向“小竹獸”過渡。

但二級市場對這門生意似乎并不買單。怪獸股價始終表現不好,上市即巔峰,如今已較最高點跌了近八成。小電沖刺港股也不順利,上半年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現已失效。

用戶對共享充電寶的吐槽一直存在。僅在今年,“共享充電寶漲價”的相關話題曾多次沖上熱搜,共享充電寶“好借難還、歸還后還在計費”的情況也不少見。

共享充電寶業(yè)務單一商業(yè)模式面臨的天花板逐漸凸顯,各家兵分幾路開始尋求新的業(yè)務突破。怪獸充電賣起了白酒,竹芒科技推出了口罩機等新硬件,小電要做數字營銷。但共享充電寶行業(yè)要靠什么“討好”資本市場,這個問題尚未有解。

從“三電一獸”到“小竹獸”,資本始終不買單?

“行業(yè)變天了”,8月份剛離開某頭部共享充電寶企業(yè)的寧南對深燃說道。熬過疫情,今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行業(yè)格局發(fā)生重大變化,頭部格局從“三電一獸”向怪獸充電、竹芒科技以及小電科技組成的“小竹獸”演變。

今年4月1日,搜電、街電宣布合并。在同一天,怪獸充電登陸納斯達克。

但一度讓外界以為“共享充電寶能賺錢”的怪獸,如今,在連續(xù)5季度盈利之后也虧損了。

據其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9.3億元,同比微漲1%,凈虧損7944萬元,而去年同期的凈利潤是1.09億元,由盈轉虧的原因是疫情區(qū)域性爆發(fā),導致各場景人流量顯著下降。而且怪獸充電鋪設的移動充電寶數量在三季度為580萬個,與二季度末相比還略有下降。


不僅由盈轉虧,怪獸充電可謂上市即巔峰,股價也始終表現不好。自上市之日創(chuàng)下10美元的最高紀錄后,怪獸充電股價一路走低,截至美股11月30日收盤,報2.07美元,較最高點跌了近八成,市值僅為5.16億美元。

四季度怪獸充電依然預期不樂觀,預計營收在8-8.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3億元下滑約10%-15%。

小電的情況更不樂觀。其上市之路頗為坎坷,于4月30日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后,如今7個月過去,招股書已失效。其招股書顯示,2019年尚且盈利1.37億,到2020年就虧了1.04億,賺錢的能力也不穩(wěn)定。

據沙利文和頭豹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yè)市場格局洞察報告》顯示,從商戶點位角度而言,2021上半年前三排名為竹芒科技、怪獸充電和小電科技。到9月時,竹芒科技對外透露成為首個商戶點位數量超過100萬的行業(yè)玩家。另外兩家,怪獸充電的最新財報顯示于9月底點位達82萬個;小電招股書指出,2020年底時點位為71萬個。

從營收維度而言,上述報告指出排名前五的企業(yè)依次包括怪獸充電、竹芒科技、小電科技、來電科技及美團。以直營為主的怪獸充電,在營收上要高于由以代理模式深耕的搜電和直營為主的街電所組成的竹芒科技。

今年7月,有媒體報道,美團共享充電寶負責人離職,正在拋棄自營點位,已有33個城市交由代理商接盤運營。而來電科技在2020年就已經增速放緩,戰(zhàn)略收縮,市占率在10%以下。

共享充電寶玩家一路走來,從2017年站上風口,2019年共享經濟遇冷,領域內形成“三電一獸”格局,至2020年四家均受疫情沖擊,美團以及深耕代理商模式的搜電伺機發(fā)展躋身頭部,再到今年上半年,“小竹獸”格局形成。

艾媒咨詢創(chuàng)始人張毅對深燃表示,資本市場對于共享充電寶市場的盈利情況,競爭的激烈程度及市場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盈利的長期穩(wěn)定性,依然信心不足。變現模式單一、重資產、高投入、沒有技術壁壘、產品服務同質化成為了共享充電寶行業(yè)被詬病的地方。

漲價難得逞,“好借難還”亂象繼續(xù)

從業(yè)者們都很清楚,行業(yè)早已從野蠻增長期步入成熟期,競爭的核心要素并沒有發(fā)生本質變化。

共享充電寶行業(yè)的業(yè)務核心一直是依賴共享充電寶的租金收入,以怪獸和小電為例,這部分營收占比都是90%以上。要想保持增長,一是靠漲價,二是靠搶占商戶點位、鋪設更多設備。但激烈競爭下,行業(yè)的內耗越來越嚴重,天花板也越來越明顯。

共享充電寶“瘋狂漲價”今年以來備受吐槽。常見價格區(qū)間為2-5元/60分鐘或1.5-2.5元/30分鐘,但遵循著不同區(qū)域不同商戶定價不同的原則,共享充電寶在熱門景區(qū)、酒吧等場合的價格能達到10元/小時,網友稱“比特斯拉充電還貴”。

更重要的是,漲價的策略也很難一直實施下去。今年6月,怪獸、小電、來電、街電、搜電、美團等核心玩家都被約談,8月30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消息稱,已對這幾家共享消費品牌的426萬臺機柜進行整改,最高價格機柜占比不超過1%。價格漲勢得到遏制。

漲價這條路走不通了,共享充電寶玩家的用戶體驗依然槽點不少,最典型的便是“好借難還”。今年11月,上海消保委調查發(fā)現,有40%的消費者反映充電寶在已經歸還后很長一段時間還在計費,有23%的消費者反映在使用完充電寶后,因附近網點少、機柜無空位、夜間關門或人為阻攔等原因難以找到空余機柜,導致無法及時歸還而被持續(xù)收費,聯(lián)系客服也無法提供解決方案。

截至11月30日,在黑貓投訴平臺,小電科技的投訴量達到了17550條,怪獸充電的投訴量已經達到9754條。其中近期的絕大多數投訴,都與“好借難還”有關,有用戶歸還充電寶后依然還在計費,等過了一兩天、甚至一兩個月之后才被通知扣費,最高達99元。

共享充電寶業(yè)務發(fā)展的另一個關鍵是搶奪點位,“得商戶者得天下”。

為了拿下更多商戶,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們會給商戶高額入場費以及高分成,演變成“給商戶打工”。三季度財報中,怪獸充電的銷售與市場費用為8.14億元,占當季營收的比例達到87.53%,同比增長23.8%,主要就是促進網絡合作伙伴的激勵費用增加,由于POI(點位)覆蓋率擴大和人員相關開支的增加而導致。

在一二線城市投放量漸趨飽和后,當前,賽道玩家將重點放在了三四線及以外的下沉市場的開拓上。為了拼下沉市場,相較一二線城市的直營模式,行業(yè)重視起代理商模式。而代理商模式更加依賴一線工作人員的商戶資源,競爭更加低維,卻更加激烈。

黃豪是某頭部共享充電寶的代理商,他告訴深燃,很多地推人員、代理商為了拿下商戶,往往會承諾高分成,但最后很難完成承諾。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商戶稱,與怪獸充電合作,在店里放了一臺六口充電寶機柜,合作了幾個月,把機器撤走后卻不按約定分成,客服人員也一直聯(lián)系不上。

代理商與共享充電寶企業(yè)的糾紛事件也不少見。黃豪自稱,自己和股東們投入了五十萬成立公司,好不容易做起了規(guī)模,在公司平臺綁定的手機號直接被解綁,無法看到后臺收益,投入的回報遲遲拿不到。

面對行業(yè)亂象,張毅指出,共享充電寶的剛需性依然存在,但行業(yè)沒有建立好競爭門檻,包括對于市場、渠道的把控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某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一線工作人員對深燃說道,共享充電寶是一門小的生意,技術壁壘較低,資源為王,競爭非常激烈,小品牌缺乏渠道和資金資源難以存活,這個行業(yè)發(fā)展越來越成為大品牌通吃。

“共享充電寶已經是下半場了”,寧南說。從業(yè)兩年多,他深刻體會到,風口已過,市場漸趨飽和,行業(yè)競爭越來越惡化。作為市場的地推人員,他選擇了轉行。

“小竹獸”兵分三路求“解藥”

“多元化商業(yè)模式的擴充與創(chuàng)新在當下至關重要?!睆堃阏f道。

賽道的玩家們,也早已發(fā)覺共享充電寶的紅利窗口期越來越短,于是兵分多路,探索起了新的增量業(yè)務。

最直接的探索是以廣告業(yè)務進行流量變現。但怪獸充電三季度財報顯示,來自廣告業(yè)務的營收為720萬元,營收占比連1%都不到。

廣告成長為新的增長曲線還遙不可及,怪獸充電盯上了高毛利的白酒市場。今年初,其推出了白酒“開歡”,天貓平臺定價118元起,進入新消費場景,利用直營地推資源推廣新產品。

怪獸充電創(chuàng)始人蔡光淵曾對媒體表示,將開歡白酒作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第一次嘗試,可以讓企業(yè)有更多子彈去做品牌推廣,而怪獸充電入駐的超80萬個線下點位和2.73億用戶都可以被利用起來。


目前,天貓平臺“開歡”白酒單個產品的銷量單位還只是三位數,并不算高。京東平臺不顯示銷量,評價數量超10萬條的產品多為50ml的小瓶裝。開歡白酒相關數據在財報營收中也尚未顯現,距離蔡光淵所說的“英雄產品”還相差較遠。

與怪獸充電從“國潮”出發(fā),想要挖掘老用戶的潛力不同,竹芒科技的思路是向智能硬件設備方向拓展。

據竹芒科技COO伍艷華對媒體透露,竹芒已在部分區(qū)域試點口罩機、無人零售、AED體外除顫儀一體機等智能硬件產品。而且,竹芒的前身之一搜電是以代理模式發(fā)展起來,現如今也在大力發(fā)展合伙人模式,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合伙人將能夠利用其本土優(yōu)勢,進行新硬件產品的推廣。竹芒科技的計劃是,未來三年還將在共享充電寶之外,打造至少三款智能硬件主打產品。

小電科技自遞交招股書之后,近半年內的聲音并不多。不過,其曾在招股書中透露,計劃通過提供to B數字營銷服務的模式,挖掘已合作商戶的潛力。小電要與短視頻公司進行戰(zhàn)略合作,為點位的合作伙伴及其他商家提供短視頻及直播營銷解決方案,包括組織內容創(chuàng)作者制作短視頻及直播廣告;提供短視頻上傳及直播發(fā)布工具;向點位合作伙伴提供實時銷售咨詢服務。

當前,共享充電寶賽道玩家們的重點依然還是在共享充電寶業(yè)務上,但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已經迫在眉睫。頭部玩家們以不同的思路邁開了第一步,可還不足以緩解生存焦慮。

“目前共享充電寶領域對于新業(yè)務的探索,都相對低端,賽道選手們或許應該在創(chuàng)新上邁出更大的步伐?!睆堃阏J為。

有報告指出,“小竹獸”的市場格局漸趨穩(wěn)定,中小玩家缺乏資金資源等優(yōu)勢,很難打開局面,不得不退出市場。共享充電寶行業(yè)的終局還遠遠沒有到來,或許,未來新增長曲線的出現又將掀起新一輪的洗牌。

閱讀全文>>

創(chuàng)業(yè)視頻
更多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0017053號-1
安徽螢火點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栢悅中心2412室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1-63844003舉報郵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