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珀萊雅股份(603605·SH)發(fā)布2021年財報,營收達到了46.33億元。這在本土有公開數據可查的日化企業(yè)中,單算化妝品營收,已經首屈一指。從2014年17億元的年營收到2021年的46.33億元營收,7年翻了接近3倍。這雖然不能算很夸張,但是在本土頭部美妝品牌業(yè)績普遍承壓的情況下,珀萊雅卻能夠一枝獨秀不斷突破,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快”:對新渠道異常敏感,把生意掌握在自己手里眾所周知,珀萊雅起家于CS渠道,從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間,CS渠道都是珀萊雅的唯一主力銷售渠道。巔峰時期,珀萊雅在CS渠道的年回款超過17億元。但是從2010年開始,CS渠道出現嚴重的供給過剩,各大品牌為了爭奪終端客流,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婷美等品牌甚至掀起了“免費大派送”,成為當年的“年度現象”。當時,業(yè)內人士參考韓國化妝品店渠道的發(fā)展歷史認為,中國的CS渠道很可能會步后塵。隨著價格戰(zhàn)越打越厲害,美妝集合店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會崩塌,單品牌店會崛起。就在CS渠道大打出手,一片焦灼的時候,電商作為一個新興渠道,開始撩撥所有人的神經。彼時,在化妝品的所有銷售渠道中,CS占了33.6%,而電商還只有7.9%,但每年卻幾乎以100%的復合增長率暴漲??春秒娚痰娜苏J為是新未來,而不看好電商的人認為,電商的份額不會超過30%,最激進的觀點是2020年,電商將會消失。但無論如何,因為竄貨和亂價引起的線上和線下的沖突,成了當年度的熱門話題。2011年12月,安尚秀品牌由于線上價格過低,導致洛陽色彩連鎖店在兩天內出現三十多起退貨,在行業(yè)內吵翻了天。那一年,有人感慨說,“電子商務,作為本年度熱門話題之一,是主動擁抱還是繼續(xù)抗拒,對于品牌商和零售商來說,2012年,都必須要做一個決斷”。珀萊雅的選擇,簡單而直接。2012年珀萊雅設立美麗谷電商子公司開啟線上化,與淘系、京東、唯品會等平臺開始密切合作。對新渠道的變化敏感且決策快速,敢于試錯,似乎是刻在珀萊雅骨子里的某種基因。接下來,從天貓、淘寶等傳統電商到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珀萊雅幾乎都是第一時間出手。2018年,抖音電商露頭,珀萊雅成為第一批在抖音拿到成績單的傳統國貨;2020年,抖音切斷外鏈,珀萊雅開始做抖音小店,強化自播。并且,和當年創(chuàng)始人侯軍呈在老家大荊鎮(zhèn)拉了幾車人出來,分散到全國建立了“燎原”系分銷商一樣,珀萊雅在線上一直是自建團隊。打法高效而兇悍。在最新的2021年報中,珀萊雅線上實現銷售39.24億元,占比84.93%。其中線上直營平臺的銷售為28.03億元,占比60.66%,絕大部分生意,牢牢控制在自己人手中?!昂荨保簝刃膱远ǜ颐半U,決策能力極強如果單純從渠道的視角切入,很容易簡單得出珀萊雅是抓住了“線上渠道紅利”,是又一只“騎在了風口上的豬”而已。事實上,從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間,珀萊雅集團的電商很一般,這也導致營收規(guī)模一直在17億元左右徘徊,甚至在2015年和2016年,由于上市前的調整,CS渠道競爭加劇,營收還出現了小幅度下滑。“剛上市那段時間,我看方總(CEO方玉友)壓力很大,有一次我跟他見面,嘴上都是水泡,因為上市公司對業(yè)績有要求”。對于2018年前后的珀萊雅內部情況,排名前十的某國產品牌創(chuàng)始人這樣說。就像2012年快速選擇做電商一樣,珀萊雅團隊骨子里那股“狠勁”再次上來了,這次還加上了“賭性”。2017年,珀萊雅對整個電商團隊進行了改組,并確定了一個全新的“三駕馬車”戰(zhàn)略,即“線下渠道領先、電子商務增長、單品牌店運營”。不過2017年到2018年這兩年,珀萊雅的電商,仍然有些“蹩腳”。因為珀萊雅確定的營銷戰(zhàn)略推“大單品”,全渠道推爆品。這個策略的優(yōu)勢是,一旦推爆一個產品,就會迅速爆紅。但是,如果出不來爆品,就會多渠道價格沖突,產生渠道內耗。珀萊雅的這種打法,一開始還被業(yè)內不少企業(yè)“嘲笑”。因為當時主流的做法是,線上推套盒,線下推單品。這樣線下很難和線上對標價格,沖突小,還能互相借勢。在這種靈巧的打法面前,珀萊雅全網推“爆品”的方法,就顯得有點“笨”,并且是在“賭”。不過,一切轉機在2019年出現了??梢悦黠@看出來,從2018年開始,珀萊雅集團在線上的絕對銷售額,每年以一個加速度快速增長,4年時間,線上整體體量翻了接近4倍。把珀萊雅真正推到聚光燈下的是2019年泡泡面膜的出圈。據珀萊雅研發(fā)總監(jiān)蔣麗剛介紹,這個產品在線上推出的第一個月就賣了100多萬盒,到2019年11月,天貓旗艦店累計銷售300多萬盒。2019年7月,泡泡面膜拿下了“抖音美容護膚榜”第1名,“天貓面膜月銷量排行榜”第1名等多個魁首,當月就貢獻了5961萬元銷售額。一時間,不少人驚呼,珀萊雅下對了注,大單品策略初戰(zhàn)告捷。從“慫”到“剛”:節(jié)奏感背后的進化論不過,泡泡面膜并沒有火多久,事實上從這個產品火爆開始,就一直伴隨著爭議。首先是不少科學博主站出來科普,認為泡泡多少和清潔能力沒有絕對關系,泡泡面膜宣稱的清潔能力是在收消費者的智商稅;其次是營銷界站出來分析,認為以泡泡面膜為代表的“爆品”策略很容易被市場“反噬”。博主們對泡泡面膜的質疑如何在科學上能證明,如何在市場上能持續(xù)立得?。棵鎸@些質疑,珀萊雅或許也知道此時去打嘴仗根本占不到便宜,選擇了直接認“慫”,然后繼續(xù)推新品。2020年2月,“紅寶石精華1.0”版本誕生。這個產品迎合了“早C晚A”的消費新趨勢,添加了含量更高的A醇、六勝肽等抗衰老明星成分,但售價僅為249元/30ml,性價比很高。紅寶石精華一經推出就取得了單日1.5萬份的銷售成績,單月累積銷量很快攀升到5萬份以上,泡泡面膜的奇跡,再一次發(fā)生在了“紅寶石精華”身上。不過,質疑很快又來了。2021年6月5日,抖音測評美妝博主大分子實驗室,發(fā)布了測試4款護膚品的六勝肽含量的視頻,其中指出珀萊雅紅寶石精華中有效成分六勝肽的溶度只有0.47ppm,與品牌宣傳的20%添加量不符。并嘲笑珀萊雅是在“長江里面打雞蛋花”。不過這次珀萊雅選擇了直接出來硬剛,先是另一部分博主出面,指出了大分子實驗室的漏洞;緊接著,珀萊雅公布了檢測方法和新的第三方檢測結果,用科學證明了自己。珀萊雅之所以選擇硬剛,是因為此時的紅寶石精華已經進化成了一個“家族”,如果在這個點上被人推翻,損失慘重。2021年珀萊雅紅寶石精華出了迭代版本2.0,月銷穩(wěn)定在了13000件以上。并且相繼推出了紅寶石面霜、冰陀螺眼霜、活膚水乳、面膜等系列產品,形成了完整的套裝。通過產品迭代和品類豐富,珀萊雅已經成功打開了大眾抗老的新增量。與此同時,主要面向25歲以上人群的大眾化抗糖化和抗氧化需求的“雙抗精華”也完成了同樣的進化,并開始開拓全新的系列“原力修護”。根據天貓數據魔方的數據,2020年,這三大系列產品分別為珀萊雅共實現約4.6億元的GMV,分別占旗艦店總GMV的17%和30%。2021年這三個系列的產品銷售,全面超越原有的基礎產品系列,成為珀萊雅護膚品類目中的重要收入支柱。至此,珀萊雅在經歷了痛苦的渠道調整、產品換代之后,終于完成了從瀕臨持續(xù)下滑的邊緣,一路搶灘登陸到第一個堡壘的建立。這中間,充滿了爭議、噪音和打壓。但也正是在這種痛苦的磨礪中,外界才看到了一代化妝品追夢人的堅韌不拔和勇敢果決!從偶然到必然,中間到底隔著什么?今天,很多機構、媒體和同行,都在研究珀萊雅。那么除了外界在“冰山”之上看到的,珀萊雅過去五年,在渠道和產品上的轉變,從賭博式的“泡泡面膜”到看起來有成功必然性的“紅寶石系列”和“雙抗系列”的進化,在“冰山”之下,還隱藏著什么呢?2021年10月20日證監(jiān)會一份關于允許珀萊雅公開發(fā)行可轉債進行融資的公告,將這些隱藏在冰山下的項目一次性“端”了出來。這份公告顯示,珀萊雅將通過公開發(fā)行可轉債的方式募集資金7.2億元,主要用于:一、投資4.38億元,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建設自動化、智能化產品生產線,擴建湖州生產基地;二、投資2.18億元,購置研發(fā)場地,購買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吸引行業(yè)內高端技術人才,建設龍塢研發(fā)技術中心;三、投資1.12億元,購置軟硬件設備、引進專業(yè)化的信息技術人才,對公司現有的信息化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建設。盡管化妝品并不像電子產品一樣,是完全靠科研驅動的產業(yè)。但隨著競爭加劇,沒有科研能力的支撐,珀萊雅在泡泡面膜之后,很可能就會繼續(xù)墜落。熟悉珀萊雅的人可能注意到,最近幾年,公司其它高管都很少為珀萊雅站臺,反而經常能被媒體接觸到的是研發(fā)總監(jiān)蔣麗剛。珀萊雅股份近五年研發(fā)費用變化梳理珀萊雅股份近5年的研發(fā)費用變化,2017年到2019年研發(fā)費用在營收中的占比明顯提高,2020年和2021年,隨著銷售爆發(fā),研發(fā)費用的占比暫時下降,但絕對金額已經在2017年的基礎上幾乎翻倍。孫子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zhàn)之,敵則分之,少則能逃之。很顯然,對于絕大多數國產品牌來說,很難在研發(fā)上和國際巨頭搞“軍備競賽”。珀萊雅的研發(fā)體系升級,走了一條先把有限資源集中在“大單品”,從外部原料合作到自主專利研發(fā),層層遞進打造研發(fā)體系的務實路徑。據珀萊雅股份2021年財報顯示,珀萊雅品牌以精華類目產品為切入口,先是與西班牙國際勝肽世家 LipoTrue S.L.合作打造了“紅寶石精華”大單品,而后又陸續(xù)與國際領先特種材料公司亞什蘭、化妝品原料巨頭德國巴斯夫BASF 、帝斯曼上海等達成獨家戰(zhàn)略合作,獲得專供定制化的原料,進一步夯實了精華/防曬等多款明星產品的科研基礎。2021年,在原有研發(fā)創(chuàng)新中心基礎上,成立了國際科學研究院,正在加強基礎研發(fā),重點覆蓋 細胞、皮膚和原料開發(fā),強化功效性原料研究。除了科研,在大單品戰(zhàn)略之下,工廠的生產能力也是一個巨大的瓶頸。銷售最怕的是斷貨。據了解,巔峰時期,珀萊雅對泡泡面膜的產能要求達到每天100萬片。珀萊雅2008年開始在湖州自建工廠,經過不斷的升級擴建,2021年年報顯示,已經達到了以自主生產為主,OEM 外協工廠代加工為輔的生產模式,并且擁有自建護膚/洗護工廠、彩妝工廠。公告中提到的信息系統升級,背后牽涉的其實是珀萊雅公司治理結構的一系列變化。這種變化的核心是圍繞數字化中臺進行的流程再造,珀萊雅將其統稱為“新組織策略”。珀萊雅股份2021年的年報顯示,這種變革具體體現在:1、組織層面:堅持產品中臺,深化大單品、爆品策略,重點打造數字化中臺賦能前臺業(yè)務;投放中臺精準提升 ROI 策略,采用研發(fā)、產品、投放、運營虛擬項目組織形式,打通端到端,高效的自驅型流程組織。2、人才層面:繼續(xù)推動人才年輕化、國際化的與業(yè)務匹配的人才供應鏈機制,精準選人,快速識別,高效用人,通過“以戰(zhàn)代練”的方式逐步搭建一支有活力、有戰(zhàn)斗力,自驅型的年輕化團隊。3、機制層面:倡導“高投入、高績效、高回報”的“三高”績效文化,建立“定目標、盯過 程、拿結果”的績效管理體系;圍繞業(yè)務戰(zhàn)略,全力構建短(季度績效、項目激勵)、中(年度超額分紅)、長期(股權激勵、合伙人)的多元化業(yè)務激勵體系。就像周華健在歌里唱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仔細考量之下,珀萊雅從內到外,其實都已經完成了某種蛻變,而這種蛻變并不是為了迎合宣傳需要而進行的某種“秀”,而是在生存和發(fā)展的逼迫下,做出的“抉擇”。但時間不會停止,珀萊雅的漫漫征程,顯然也不會止步,新挑戰(zhàn)依然存在。創(chuàng)業(yè)是一場永無休止的挑戰(zhàn)結合珀萊雅股份2021年的年報以及當前的行業(yè)現狀,珀萊雅的新挑戰(zhàn)躍然紙上。首先,線上流量紅利消失,未來增長持續(xù)承壓。根據中國百貨商業(yè)協會和利豐集團日前聯合發(fā)布的《2021-2022中國百貨商業(yè)報告》,2021年,電商在中國實物零售中的占比已經見頂并小幅度回落??梢哉f,電商的高光時刻已經過去。隨著電商整體停止高增長,珀萊雅在電商渠道的高增長也必然難以持續(xù),業(yè)績增長再次承壓已是必然。其次,受疫情和激進的線上策略的影響,珀萊雅的線下渠道加速下滑。2021年年報顯示,線下營收已經下滑到了6.96億元,比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還下滑了38.03%。而其賴以起家的CS渠道,更是從巔峰時期接近17億元的年回款額,一路狂瀉到了5.03億元,三分之二的份額已經丟失。線上承壓,線下失血。從渠道搭建的角度,珀萊雅再一次面臨抉擇。是構建新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體系,還是徹底成為線上品牌?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從CS渠道了解的信息,由于線上份額持續(xù)擴大,珀萊雅品牌在CS渠道正越來越多的被當成“引流品”,終端價格在持續(xù)走低,砸價現象時有發(fā)生。不過,由于珀萊雅在線下渠道有很好的客情和網絡,集團旗下另一品牌“韓雅”的呼聲正在日漸變高。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了解,該品牌目前在旺香婷、西藏美人計、達州1+1等知名CS連鎖系統中,均有良好的表現。不過,該品牌目前在全國還只有幾千個網點,還有上升空間。這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應合了珀萊雅2021年提出的“6*N”新戰(zhàn)略。其中“6”指“新消費、新營銷、新組織、新機 制、新科技、新智造”,“N”指打造 N 個品牌。通俗講,珀萊雅希望依靠自己已經積累的資源,通過著重打造以上6項能力,來孵化出N個品牌,以完成品牌矩陣,構建新國貨化妝品產業(yè)平臺。和韓雅在CS渠道的隱隱呼聲一樣,2021年年報顯示,國風化妝師專業(yè)彩妝——彩棠在線上也取得了103.48%的增長,銷售突破2.46億元。這個品牌會像花西子、珂拉琪等品牌一樣,在線上迅速被拉起來嗎?目前還看不到有翻紅的跡象,但投資和評級機構對該品牌持樂觀態(tài)度,預計2023年銷售額可以突破6億元。面對新的挑戰(zhàn)和變局,珀萊雅最終會交出怎樣的答卷呢?這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也只有一個老掉牙的答案——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