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順序,第一位,清太祖努爾哈赤,以祖父和父親遺留的十三副鎧甲起兵,建立起后金政權,在寧遠之戰(zhàn)中被袁煥打成重傷,不久病逝,終年68歲第二位,清太宗皇太極,在位期間,建立清朝,促進滿族封建化,不斷對明朝作戰(zhàn),贏得松錦大戰(zhàn),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時年52歲
清朝十二帝順序
第一位,清太祖努爾哈赤,以祖父和父親遺留的十三副鎧甲起兵,建立起后金政權,在寧遠之戰(zhàn)中被袁煥打成重傷,不久病逝,終年68歲
第二位,清太宗皇太極,在位期間,建立清朝,促進滿族封建化,不斷對明朝作戰(zhàn),贏得松錦大戰(zhàn),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時年52歲
第三位,清世祖福臨,是清朝入主中原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大規(guī)模的抗清武裝力量基本被平定,年僅24歲
第四位,清圣祖玄燁,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取得了對三藩和沙俄的戰(zhàn)爭勝利,消滅了臺灣的明鄭政權,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享年69歲
第五位,清世宗胤禛,在位期間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政策,促進了人口增長,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xù)具有關鍵性作用,時年58歲
第六位,清高宗弘歷,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力的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清朝的版圖達到最大化,康乾盛世達到全盛,享年89歲
第七位,清仁宗顒琰,在位期間,誅殺全身和珅,整頓吏治,但是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他在位期間正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終年61歲
第八位,清宣宗旻寧,在位期間,中英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太平天國運動也已在醞釀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機,終年69歲
第九位,清文宗奕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擁有實際統(tǒng)治權的皇帝,面臨內(nèi)憂外患的統(tǒng)治危機,大刀闊斧的對朝政改革,最終以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年僅31歲
第十位,清穆宗載淳,統(tǒng)治期內(nèi)太平天國起義被平定,興辦洋務運動,使清朝后期出現(xiàn)了一個政治穩(wěn)定的時期,史稱,統(tǒng)治中興,年僅19歲
第十一位,清德宗載湉,在位期間,對日主戰(zhàn),主持戊戌變法,但是大權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最終將他幽禁于西苑瀛臺,終年38歲
第十二位,清末帝溥儀,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袁世凱迫使宣統(tǒng)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統(tǒng)治正式結束,享年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