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人與股東誰的責任大
法人和股東的責任大小不能一概而論。
法人通常是指公司等組織體,其以公司的全部財產(chǎn)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法人的行為代表公司,若其在經(jīng)營活動中存在違法或違約行為,公司需承擔相應責任。
股東則根據(jù)其出資情況等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一般情況下,股東僅在出資范圍內承擔責任,不會對公司的債務等承擔超出出資范圍的責任。
然而,如果股東存在濫用
股東權利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可能會對公司債務等承擔相應責任。例如,股東抽逃出資、虛假出資等,可能會被要求在抽逃或虛假出資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等承擔責任。
總之,法人和股東的責任大小取決于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和實際情況,不能簡單地進行比較。
二、法人與負責人哪個責任大
法人和負責人在不同方面承擔著不同的責任,難以簡單地比較誰的責任更大。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以其全部財產(chǎn)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其責任主要體現(xiàn)在對公司整體運營和債務的承擔上。
負責人通常是指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個人,比如
法定代表人等。負責人在其職責范圍內的行為代表法人,其行為后果由法人承擔。負責人可能因自身的過錯或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比如在
公司經(jīng)營管理過程中違反法律法規(guī)等。
總體而言,法人側重于對公司整體的責任承擔,負責人側重于在其職責范圍內的行為責任。二者的責任性質和范圍有所不同,不能簡單地評判誰的責任更大。
三、法人怎么從公賬上取錢
法人從公賬取錢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
1. 報銷費用:法人可以通過合理的報銷流程,將個人費用以公司業(yè)務支出的形式在公賬中報銷,從而取出相應款項。但需確保報銷內容真實、合法且與公司業(yè)務相關。
2. 工資發(fā)放:法人可以以員工身份領取工資,按照公司的薪酬制度和規(guī)定,通過工資發(fā)放的方式從公賬支取款項。
3. 借款:法人可以向公司借款,填寫借款申請并經(jīng)公司審批通過后,從公賬借款取出資金。借款需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歸還,且借款用途應明確合法。
4.
利潤分配:在公司進行利潤分配時,法人作為股東可以按照股權比例分得相應的利潤,通過利潤分配的方式從公賬支取款項。但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
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
需要注意的是,法人從公賬取錢應遵循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內部財務制度,不得擅自挪用公款或進行違法違規(guī)的操作。同時,公司應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監(jiān)督。
以上是關于法人與股東誰的責任大的相關回答,遇到相似問題不要慌,點擊咨詢快速找到專業(yè)、合適的律師,深度溝通法律需求,快速獲得解答!